[实用新型]可三维旋转的翻身吊点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3896.8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4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白洋;杨帆;卢晶;姜先钢;李长锁;杨炳发;王东锋;张慧池;高瑞力;张其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B66C1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旋转 翻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点,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翻身过程复杂,先后在不同平面内旋转,且旋转角度大的可三维旋转的翻身吊点。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在海上石油开发工程中,传统的海上石油平台,是由若干个钢结构的组块构成。在海上安装这些钢结构的组块时需要设置吊点,以供吊机进行吊装。
目前,对于上述钢结构物的吊装,一般采用板式吊点进行吊装。
现有的板式吊点,其结构形式为:主吊点板垂直于主结构,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板式吊点的主吊点板两侧贴有加强环;为了提高吊装能力,有的在板式吊点的主吊点板两侧垂直位置焊接两个侧板。
随着海洋工程的迅速发展,为了在海上安装更大型的平台,大型起重船等特种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也发展迅速,起重机作为其核心设备,在性能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浮式起重机(也称之为浮吊)的建造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浮式起重机(浮吊)的建造过程中,相当多的精密铰接构件需要在地面上特种胎架上制造完成,而后,再翻身吊装至高空组装。由于上述铰接构件所在位置复杂、安装精度等原因,铰接构件需要在空中做多次旋转吊装作业。
如图1所示,如将上述现有的板式吊点直接安装在铰接构件上,其仅能使钢丝绳在吊点板面内改变角度,而这个面以外的受力是尽量避免的。因此,这类吊点无法完成空间异面翻身吊装作业。虽然,可以通过计算和设计加强有可能做一些面外角度的吊装动作,但,这种面外力对吊点及吊点根部与母结构的焊道都会产生很大的弯矩,这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都带来极大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可三维旋转的翻身吊点,其可以实现整个结构物在吊装过程中的X、Y、Z三个方向任意旋转翻身,避免了面外力对吊点的影响,大大降低了施工作业的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三维旋转的翻身吊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轴装置、吊点装置、数个限位装置,其中,吊点装置安装在轴装置的中部位置上;数个限位装置安装在轴装置上,且位于吊点装置的两侧。
所述轴装置是由一管状旋转轴及安装在旋转轴内的十字筋板构成。
所述吊点装置是由一吊点板、垂直安装在吊点板两侧的数个扶强筋板及安装在吊点板的吊点孔两侧的加强板构成。
所述数个限位装置分别是由一环状限位挡板及安装在限位挡板上的数个扶强筋板构成。
所述数个限位装置为两两相对安装在轴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进行X、Y、Z三个方向的旋转,实现被吊物在空中复杂翻身吊装作业,吊装至就位一次完成,中间不落地、不换扣,提高了吊车、索具、卡环的利用率,减少了作业时间;
(2)不会产生对吊点的面外力,降低了作业风险;
(3)不用与母结构进行焊接,避免了由于焊接产生局部变形的可能,保护了母结构机加工面和油漆面;
(4)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最大限度提高材料利用率;大大降低了施工作业的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板式吊点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使吊绳同时在Z-Y平面和X-Z平面做180°以内旋转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旋转轴,2.十字筋板,3.吊点板,4.扶强筋板,5.加强板,6.限位挡板,7.扶强筋板、8轴装置、9吊点装置、10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轴装置8、吊点装置9、数个限位装置10,其中,轴装置8是由一管状旋转轴1及采用焊接方式安装在旋转轴1内的十字筋板2构成;吊点装置9是由一吊点板3、采用焊接方式垂直安装在吊点板3两侧的数个扶强筋板4及采用焊接方式安装在吊点板3的吊点孔两侧的加强板5构成,吊点装置9采用焊接方式安装在轴装置8的中部位置上;数个限位装置10分别是由一环状限位挡板6及采用焊接方式安装在限位挡板6上的数个扶强筋板7构成,数个限位装置10采用焊接方式分别安装在轴装置8上,且位于吊点装置9的两侧。本实施例:数个限位装置10为两两相对安装在轴装置8上;上述轴装置8、吊点装置9、限位装置10为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38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