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兼具细粉分离功能的碳化硅微粉自动装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83014.8 | 申请日: | 2011-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8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来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佳宇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7B1/46 | 分类号: | B07B1/46;B07B1/55;B65G65/40;B65G6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211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兼具 分离 功能 碳化硅 自动 装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化硅微粉自动装料装置,该装置同时对碳化硅微粉物料中的细粉有一定分离功能。
背景技术
碳化硅(SiC)是一种重要的人工合成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耐腐蚀性及良好的高温强度等特点。在当代C、N、B等非氧化物高技术耐火原料中,碳化硅为应用最广泛、最经济的一种。目前我国工业生产的碳化硅分为黑色碳化硅和绿色碳化硅两种,均为六方晶体,比重为3.20~3.25,显微硬度为2840~3320kg/mm2。
中国是碳化硅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2009年碳化硅总产量达53.5万吨左右,占全球总数的56.3%,居世界第一;2010年,国内仅绿碳化硅产量已超过100万吨。近年来,在低碳经济大潮的带动下,太阳能光伏产业迅猛发展,作为光伏产业用的辅材,碳化硅特别是绿碳化硅的销售市场异常火爆。
常用硅材料专用碳化硅微粉正常尺寸在6.5μm~24μm之间,主要产品型号为GC1200#、GC1500#;一般是将碳化硅微粉填装到专用筛分设备中,后经分级而得到的。在碳化硅微粉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四处飞扬,以至于在人工填装的过程中,颗粒物粉尘可能还会吸入到人体体内,不利于职业健康。
一般的,筛分前的碳化硅微粉中总会含有一定比例的细粉物料,其粒度范围一般对应于GC2000#或更细尺寸。在工业实践中,有效地分离出细粉碳化硅则是确保碳化硅微粉产品质量的一个关键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细粉分离功能的碳化硅微粉自动装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兼具细粉分离功能的碳化硅微粉自动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由料筒、抽气管、进料管、出料管、吹气管、细粉收集管组成;所述料筒为上部为椭球形、中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筒体结构,中部圆柱形筒体附带一个隔离板、一个过滤网;所述抽气管位于料筒中部圆柱形筒体的上部,其一端附带粉尘过滤网,并通过粉尘过滤网与料筒相连通,另一端附带一个气流阀板,并通过气流阀板连接到风机;所述进料管位于料筒中部圆柱形筒体的下部,其一端与料筒相连通,另一端附带一个进料阀板,并通过进料阀板朝向筒体外侧;所述出料管位于料筒下部圆锥形筒体的下部,其一端与料筒相连通,另一端附带一个出料阀板,并通过出料阀板延伸向下;所述吹气管位于隔离板和过滤网之间部位,其一端伸入到料筒筒体内部并与料筒相连通,另一端位于筒体外侧,并附带开闭阀门;所述细粉收集管位于过滤网上部,其一端与料筒相连通,另一端附带一个收集阀板,并通过收集阀板朝向筒体外侧。
所述隔离板可以沿着水平方向推进、推出,在100%推进时可以完全将料筒内部空间上下隔离开,在100%推出时完全不占据料筒内部空间。
所述过滤网的规格为1500目~2000目。
所述粉尘过滤网的规格为2500目~15000目。
所述吹气管可以通过吹气将吸附在过滤网和粉尘过滤网上的碳化硅细粉吹脱,并将过滤网上部空间中所存在的细粉吹送到细粉出料管。
所述进料阀板、出料阀板通过连接杆与气动阀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自动装料功能,避免了人工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粉尘飞扬的情况;同时,其在自动装料的过程中,对细粉物料具有一定的分离效果。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佳宇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佳宇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30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清粮机
- 下一篇:标牌生产用整版成形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