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路板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3012.9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6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黄火卫;黄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三元达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五凤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板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板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路板设计实现完成之后进入量产阶段时,为确保生产出来的每一块电路板质量可靠,必须对每一块电路板进行测试,为此必须开发相应的电路板测试工装。以往的电路板测试工装大都需要搭建复杂的系统来模拟电路板的实际工作环境对电路板进行测试,同时也涉及到多块电路板的相互配合,电路板测试工装的开发周期相对较长,而且成本较高,测试效率较低。
目前比较常用的电路板检测工具是ICT测试工具,通过直接对在线器件电气性能的测试来发现制造工艺的缺陷和元器件的不良,其具体测试步骤就是预先在电路板上留出足够多的测试点,然后计算出这些测试点的内阻电容之类的电路参数,输入计算机中,ICT测试工具设有与测试点相对应的测试针,测试针会顶到测试点上,测量得到参数后,将测量得到的参数与计算机内的参数对比来初步判断主板是否有问题;而众所周知,ICT测试工具比较昂贵,测试的步骤复杂,测量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测试装置,它能够简化测试工序,提高测试效率,同时具有可编程特性,应用灵活,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路板测试装置,它包括一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设置有测试电路模块、电源接口、电源转换器、顶针模块,所述电源接口通过电源转换器连接所述测试电路模块,所述测试电路模块通过顶针模块连接到所述电路板测试装置外部的待测电路板。
所述测试电路模块包括一cpu,以及连接于所述cpu的信号输出电路、信号输入电路,供电电路、按键输入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输出电路包括均与CPU连接的数字信号输出电路、模拟信号输出电路、状态显示输出电路;所述信号输入电路包括均与CPU连接的数字信号输入电路、模拟信号输入电路,所述数字信号输入电路、数字信号输出电路合成为一个双向数字输入输出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模拟信号输入电路为A/D转换电路,所述模拟信号输出电路为D/A转换电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电路模块利用CPU产生的测试信号从信号输出电路经顶针模块传送给需要测试的电路板,测试信号经过电路板后由信号输入电路进入测试电路模块,并由CPU进行对比处理,并通过状态显示输出电路输出测试结果。状态显示输出电路可以是LED指示灯、LCD显示器或蜂鸣器等声光提醒设备,供使用者识别。本实用新型判断电路板的好坏由测试电路模块的CPU识别,大大简化了工人测试单板好坏的测试工序,提高了测试效率,同时本装置具有可编程特性,应用灵活,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可代替价格昂贵的ICT测试工具,大大减少了单板的测试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路板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电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板测试装置与待测电路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板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一种电路板测试装置,它包括一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设置有一测试电路模块、电源接口、电源转换器、顶针模块,所述电源接口通过电源转换器连接所述测试电路模块,所述测试电路模块通过顶针模块连接到电路板测试装置外部的待测电路板。
如图2,所述测试电路模块包括一cpu,以及连接于所述cpu的信号输出电路、信号输入电路,供电电路、按键输入电路。所述信号输出电路包括均与CPU连接的数字信号输出电路、模拟信号输出电路、状态显示输出电路;所述信号输入电路包括均与CPU连接的数字信号输入电路、模拟信号输入电路,所述数字信号输入电路、数字信号输出电路合成为一个双向数字输入输出接口。所述模拟信号输入电路为A/D转换电路,所述模拟信号输出电路为D/A转换电路。所述状态显示输出电路可以是LED指示灯、LCD显示器或蜂鸣器等声光提醒设备,供使用者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三元达软件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三元达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30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