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关胸合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2327.1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3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卢强;李小飞;韩勇;黄立军;赵芳;闫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03 | 分类号: | A61B17/03;A61B17/6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张瑞琪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关胸合拢器。
背景技术
开胸手术后需要合拢肋骨关闭胸腔,目前临床使用的多是可吸收手术缝线进行合拢,这种方法具有以下缺点:1、手术线韧度不够,常因手术线的断裂影响手术操作和手术效果;2、人体容受性差,往往会出现排斥反应,容易引发感染等;3、手术线可吸收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关胸合拢器,结构简单,固定牢靠,安装和愈合取出容易,且不会引起排斥反应。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关胸合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记忆合金制成的本体,本体包括多个大小相同、且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矩形板状支撑体,各支撑体的左右两侧边上均对称设置有抱臂,每个抱臂的一端为连接端且与支撑体光滑连接、且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向内弯曲。
每个支撑体上,两个抱臂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为该支撑体长度的1/3~2/3。
相邻两个支撑体之间通过矩形连接板连接。
各矩形连接板上均开有中心孔。
各抱臂和支撑体的宽度和厚度均相同。
各支撑体、抱臂和连接板均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方案为,支撑体的数量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体的材质为记忆合金,能根据温度变化具有一定的变形,因此安装和愈后取出方便,且帖敷度好。2、每个支撑体上的两个抱臂形成半环抱式结构,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不会限制患者胸骨发育。3、与手术线的直接缝合方法相比,避免了排斥反应以及手术线吸收情况不好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关胸合拢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 支撑体,2. 抱臂,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关胸合拢器,包括由记忆合金制成的本体,本体由三个大小相同的矩形板状支撑体1从上到下依次连接而构成,其中,相邻两个支撑体1之间是通过矩形连接板3实现连接,为了减轻本体的重量,两个矩形连接板3上均开有中心孔。
三个支撑体1的左右两侧边上均对称设置有抱臂2,每个抱臂2的一端为连接端且与支撑体1光滑连接、且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向内弯曲。为了同时满足支撑牢靠性和自由度的要求,每个支撑体1上,两个抱臂2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为该支撑体1长度的1/3~2/3。
为了保证本体的稳固性,并方便制造,各抱臂2和支撑体1的宽度和厚度均相同,且各支撑体1、抱臂2和连接板3均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能根据实际情况使用1个或多个,具体安装方法是:将支撑体1放置在患者胸部手术切口处,使两侧的抱臂2对应夹在患者胸部手术切口上下两侧肋间,并绕行于肋骨后半环抱肋骨,先在低温环境下适当改变其形状以适应人体曲线,再复温使其回复原始形状,调整安装位置,以达到牢固的固定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23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