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卧式单缸机直连轴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1757.1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2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林连华;朱训栋;刘立华;孙玉鹏;邹代全;史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00 | 分类号: | B60K5/00;B60K17/06;B60K17/02;F02B61/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2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卧式 单缸机直 连轴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三轮汽车、单缸低速载货车及农机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新型卧式单缸机直连轴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三轮汽车、单缸四轮汽车的动力传动主要是皮带传动,其结构简单,传递功率受到三角带的限制,目前单缸发动机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车多数采用四根B型三角带传递动力,其转动功率局限在13KW以内,而我们目前的单缸发动机功率已经超过了20KW。所以带传动已经不能充分发挥出大功率发动机的功率传递要求,单缸机直连轴传动结构逐步被采用,并且结构多样,但由于很多设计缺陷等原因,其中技术难点是解决曲轴、离合器和变速箱的同轴度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功率的新型卧式单缸机直连轴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卧式单缸机直连轴传动装置,包括横向放置的单缸机机体、曲轴和变速箱,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单缸机机体的飞轮外侧设置一个飞轮壳,飞轮壳的内径上设有定位轴承座,飞轮壳的外径一侧固定在单缸机机体上,飞轮壳的外径另一侧与离合器壳连接,离合器壳的另一端和变速箱相连连接,所述曲轴端面设有轴承孔,飞轮外端面通过连接盘与离合器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通过离合器固定在曲轴上的轴承孔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在曲轴端面设有轴承孔,使其与变数箱的输入轴连接,以此来保证同轴度,并在飞轮外侧依次设置飞轮壳和离合器壳来保证连接强度,此外还在飞轮的侧面设有连接盘和离合器进一步保证连接强度。
本新型中飞轮壳和定位轴承座可以设置在一起,卧式单缸机机体和飞轮壳也可以设置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1)飞轮壳通过定位轴承座止口定位,保证了与曲轴的同轴度。2)飞轮壳在外侧螺栓连接,保证了飞轮壳的连接强度。3)变速箱输入轴通过离合器直接插入曲轴孔内,机体、主轴承盖、飞轮壳支架、离合器壳、变速箱均采用定位连接,保证了同轴度,缩短了连接距离。4)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充分,无皮带的预紧力,启动更加轻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单缸机机体,2、曲轴,3、定位轴承座,4、飞轮壳,5、飞轮,6、连接盘,7、离合器,8、离合器壳,9、变速箱,10、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横向放置的单缸机机体1、曲轴2和变速箱9,其特征是:所述单缸机机体1的飞轮5外侧设置一个飞轮壳4,飞轮壳4的内径上设有定位轴承座3,飞轮壳的外径一侧固定在单缸机机体1上,飞轮壳的外径另一侧与离合器壳8连接,离合器壳8的另一端和变速箱9相连连接,所述曲轴2端面设有轴承孔,飞轮外端面通过连接盘6与离合器7连接,所述变速箱9的输入轴通过离合器固定在曲轴上的轴承孔内,所述飞轮壳4和定位轴承座3设置在一起,所述卧式单缸机机体1和飞轮壳4设置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单缸机机体1横向放置,在飞轮5侧增加一个飞轮壳4,并为这个飞轮壳4专门设计一个定位轴承座3,该定位轴承座3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曲轴2的轴承座,二是作为飞轮壳4的定位销轴,这样就解决了曲轴2、离合器7、变速箱9的同轴问题。定位好的飞轮壳4在外径内侧与单缸机机体1用螺栓连接,保证了飞轮壳4的连接强度。其外侧又与离合器壳8定位连接,离合器壳8再与变速箱9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曲轴2端面加工轴承孔,飞轮5外端面装一个连接盘6与离合器连接,变速箱9输入轴通过离合器插入曲轴2孔内由轴承固定,形成一个由飞轮5——连接盘6——离合器7——变速箱9——再由传动轴10将动力输出的传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17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环素化合物的盐和多晶型物
- 下一篇:系列聚氨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