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回热回质循环的太阳能吸附式海水淡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1002.1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0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斌;王令宝;卜宪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14 | 分类号: | C02F1/1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回 热回质 循环 太阳能 吸附 海水 淡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水淡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淡水资源危机的加剧使海水淡化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现阶段世界上实现装机应用的海水淡化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热处理过程,主要包括多级闪蒸(MSF)、多效蒸发(MED);二是膜处理过程,如电渗析(ED)和反渗透(SWRO)。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是以消耗电能或大量的燃料为代价的,而且在高温下海水会对设备进行腐蚀,也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随着能源的日益短缺,则会导致用这两种方法制备的淡水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热处理海水淡化和膜处理海水淡化处理技术存在的能源消耗问题和设备材料的腐蚀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回热回质循环的太阳能吸附式海水淡化装置,对原水水质要求不高,对驱动热源温度要求低,能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的效率和循环吸附量,增加淡水产率,并减少海水对设备的腐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带回热回质循环的太阳能吸附式海水淡化装置,包括用于去除不凝气体的海水脱气装置、冷却系统、热水系统、冷凝器、蒸发器、用于控制通闭的气阀、用于控制通闭的水路阀门、海水箱、淡水收集箱、用于控制所有气阀及水路阀门通闭的控制系统、用于连通的连接管,用于安装在连接管的驱动水泵,海水通过海水脱气装置,能有效地减少了海水中的不凝气体,能较好地保持海水的真空度,从而使得 整个系统稳定进行。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箱、冷却塔,所述冷却水箱及冷却塔相连通。
所述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热水箱,两者相连通,通过太阳能集热器作为热水系统的驱动热源,不仅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而且可以应用到电力短缺的海岛上。
所述海水箱、海水脱气装置、蒸发器三者相连通,所述蒸发器内设喷雾嘴,所述喷雾嘴与蒸发器循环连通,所述蒸发器外接有出水管道;经过海水脱气装置的海水,通过低压喷雾嘴形成水雾,喷洒在蒸发器内,形成水蒸气,这样更有利于海水的蒸发,而剩余未形成水蒸气的海水就会停留在蒸发器内,继而通过循环水泵循环流通到喷雾嘴,并形成水雾,喷洒在蒸发器内,形成水蒸气,结束后,海水通过出水管道排出,减少海水对蒸发器的腐蚀,而对于整个装置来说,海水仅在蒸发器停留,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海水对整个装置的腐蚀程度。
所述冷凝器与淡水收集箱相连通;通过冷凝器冷凝以后的水蒸气,形成淡水,并收集在淡水收集箱内。
还包括两个以上的吸附循环系统、回热循环系统,
所述吸附循环系统包括密闭壳体、吸附床、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通过连接管分别与冷却系统及热水系统相循环连通,并在连接管上设有用于控制通闭的水路阀门,所述吸附床与输水管道置于密闭壳体,密闭壳体通过连接管分别与冷凝器及蒸发器相连通,并在连接管上设有用于控制通闭的气阀;蒸发器中形成的水蒸气通过连接管通到吸附床,而冷却系统的冷却水通过输水管道,降低了密闭壳体的温度,从而使得吸附床处在低温环境,一方面能增大吸附床的吸附量,另一方面,冷却水能带走吸附时所产生的热量,也能增大吸附床的吸附量。
所述两个吸附循环系统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并在连接管上设有用于控制通闭的气阀; 两吸附循环系统中的两吸附床的吸附过程及脱附过程交替进行,因此,一个吸附过程及脱附过程刚结束后,两吸附循环系统中的两密闭壳体会产出一个气压差,且脱附过程刚结束的密闭壳体的气压要高于吸附过程刚结束的密闭壳体的气压,在两吸附循环系统相连接有连接管,此时通过打开连接管的气阀,使得高气压密闭壳体内的水蒸气进入低气压密闭壳体内,从而增大了低气压密闭壳体内吸附床的吸附量,此过程为回质循环。
所述回热循环系统包括各输水管道、冷却系统、连接管,所述各输水管道与冷却系统通过连接管相连通,并在连接管上设有用于控制通闭的水路阀门;两吸附循环系统中的两吸附床的吸附过程及脱附过程交替进行,因此,一个吸附过程及脱附过程刚结束后,两吸附循环系统中的两密闭壳体会产出一个温度差,脱附过程刚结束的密闭壳体处于较高温度,吸附过程刚结束的密闭壳体处于较低温度,此时,将两吸附循环系统中的输水管道与冷却系统相连接,冷却水通入两吸附循环系统中的输水管道,一方面能降低脱附过程刚结束的密闭壳体的温度,另一方面能提高吸附过程刚结束的密闭壳体的温度,此过程为回热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10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