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交通用直流1500V无卤聚烯烃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0625.7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8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国;王兴惠;罗风魁;潘永利;潘永欣;朱春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胜华电缆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2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通用 直流 1500 无卤聚 烯烃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是一种轨道交通用直流1500V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乡一体化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利用城市,带动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轨道交通是铁路电气化的一个部分,其机车需用电力拖动,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需要大量的直流、交流电力电缆,1500V直流牵引电缆是一个主要品种,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是敷设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并长期处于地下潮湿的特殊环境,因此所用电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非常高,地铁设计部门明确规定该电缆必须满足无卤、低烟、阻燃、防水、耐油、耐候等性能要求,由于敷设空间狭小,电缆还需要柔软、弯曲半径小等,以满足特殊的使用要求。
目前传统的电线电缆,护套采用传统的聚氯乙烯材料等,尚不能满足轨道交通地铁部门提出的上述要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带来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将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损失。故需要对上述传统电线电缆在轨道交通中应用时,带来的安全使用问题应及时进行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能力强、低烟、无卤、无毒,安全可靠的轨道交通用直流1500V无卤聚烯烃软电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轨道交通用直流1500V无卤聚烯烃软电缆,由内到外是由线芯导体、绝缘层和外护套构成,线芯导体为软结构铜导体,其特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是由交联型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材料制成。
所述绝缘层是由阻燃乙丙绝缘材料制成。
所述绝缘层的外围绕包有一层无卤阻燃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外护套采用交联型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并且绝缘层采用阻燃乙丙绝缘材料进行绝缘,大大提高了电缆的阻燃能力,满足低烟、无卤、无毒等要求,使电缆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芯导体;2、绝缘层;3、无卤阻燃带;4、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轨道交通用直流1500V无卤聚烯烃软电缆,由内到外是由线芯导体1、绝缘层2和外护套4构成,线芯导体为软结构铜导体,外护套是由交联型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材料制成。绝缘层是由阻燃乙丙绝缘材料制成。绝缘层的外围绕包有一层无卤阻燃带3。
所述线芯导体符合GB/T3956-2008中规定的第5种镀锡软铜导体,所用镀锡铜芯符合GB/T4910-1985中规定的镀锡圆铜导线。导体20℃时的直流电阻符合GB/T3956-2008中规定要求,线芯经绞合柔软、弯曲性能优异。所述绝缘层采用电气性能优异、阻燃乙丙橡皮,耐温等级达90℃,绝缘标称厚度见表1。绝缘经受7200V4h的工频耐电压试验,绝缘老化前抗拉强度>6.0N/mm2,氧指数>28。所述阻燃带采用氧指数不小于50的低烟无卤阻燃带。
所述外护套为交联型的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弹性体护套料,护套标称厚度见表1。护套材料阻燃性能使成品电缆通过GB/T18380.33A类成束燃烧试验。护套材料燃烧时卤酸气体释出量Hcl含量不超过0.5%,氟含量不超过0.1%,PH值不小于4.3,电导率不超过10μs/mm,保证成品电缆在燃烧时烟密度试验透光率不小于60%,护套材料的耐低温性能可达-25℃。
采用交联型低烟无卤聚烯烃弹性体护套解决热塑性无卤材料的护套开裂的问题,对护套耐候性能按GB14049标准规定的方法,模拟人工气候老化试验,在疝灯气候老化箱内对护套进行长达1008h的长期老化试验。同时电缆的耐弯曲性能优异,,弯曲半径可达6D。电缆不仅具有低烟、无卤、阻燃、低毒、耐油、耐候、防水、耐低温等性能,且电缆柔软、弯曲性能好,满足轨道交通设计部门对电缆提出的使用要求。
表1 电缆结构尺寸和直流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胜华电缆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胜华电缆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06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长转换装置及激光光源
- 下一篇:液晶面板补偿架构及其光学补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