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搅团专用锅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0351.1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9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祝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祝永强 |
主分类号: | A23L1/10 | 分类号: | A23L1/10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席树文 |
地址: | 722200 陕西省宝***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炊事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制作小吃的专用锅。
背景技术
搅团为西北一特色吃食,其实就是“用杂面搅成的浆糊”。陕甘宁尤好吃搅团。俗语道,搅团要好,72搅。做搅团不难,只是很费劲,一手端面粉,一手拿擀面杖,把面粉均匀地倒入开水锅里,同时不停地搅拌,搅至没有干面粉为至,然后注入一定量的开水,用擀面杖划成一团一团的,待烧开冒泡时,用力搅拌,直至均匀无小颗粒。第二次注入开水加热,待熟后,最后一次搅匀,一锅搅团就做成了。制作都采用普通锅,由于搅团粘性很大,普通锅会产生严重的粘锅。而且采用普通锅制作流程长,制作很麻烦。
为了解决人工采用普通锅打搅团的困难,中国专利200820004454.6公开了一种打搅团机械,采用料斗的出料口与一次熟化装置的进料口连通,一次熟化装置的出料口与二次熟化装置的进料口连通,二次熟化装置的出料口与挤出器的进料口连通,变螺螺旋轴穿过料斗,其上的输送螺旋、搅拌螺旋和挤出螺旋分别位于一次熟化装置、二次熟化装置和挤出器的内管腔内,其变螺螺旋轴上端由动力驱动机构驱动。同时还检索到200820004455.0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搅团的搅团搅拌器,其电机和充电电池位于手握搅拌器壳内且充电电池的输出端通过调压开关及导线与电机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机轴通过连接器与搅拌齿连接。这种机械虽然替代人工,但是投资较大,而且清洗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搅团专用锅,以解决现有普通锅打搅团粘锅现象严重的问题,同时大大缩短制作时间。
具体地说,多功能搅团专用锅,其包括最外部的蒸锅和可以密封安装在蒸锅上部的内锅,内锅底部制有多个蒸汽透过孔,且蒸汽透过孔孔径不超过2毫米。
本实用新型通过内锅密封安装在蒸锅上,内锅上制有细孔,利用蒸汽直接加热内锅中面糊即可通过搅拌制成搅团,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效率高并且不粘锅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适合家庭和饮食服务场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蒸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内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搅团专用锅的具体实施方式。它包括最外部的蒸锅4和可以密封安装在蒸锅4上部的内锅1,内锅1底部制有多个蒸汽透过孔2,且蒸汽透过孔2孔径不超过2毫米。内锅1侧部制有挂钩3,内锅底部的蒸汽透过孔2均匀排布,且间距以超过孔径三倍以上为宜。蒸锅4上部边缘制有与挂钩3配合连接的弹簧卡6。内锅1外侧套有密封圈,同时蒸锅4上边缘制成翻边。蒸锅4外部制有把手5。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在蒸锅内加水烧开后,将内锅搁置在蒸锅上,通过弹簧卡和挂钩连接密封后,待有蒸汽从内锅蒸汽透过孔冒出时,将提前准备好的面糊(可以使杂粮或者小麦面均可)倒入内锅中搅拌,熟化后即可出锅。由于有蒸汽不断透过内锅上细孔进入,因此加热迅速而且不会粘锅,使得一般认为的制作搅团比较麻烦的成为简单的事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祝永强,未经祝永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03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