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板固定用框片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79562.3 | 申请日: | 201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6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协和电路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18/38 | 分类号: | C23C18/38;C25D5/3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路接洲 |
| 地址: | 213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板 固定 用框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是一种薄板进行PTH生产工艺时使用的框片。
背景技术
PTH(Plated Through Hole)为镀通孔之意,作用为将原非金属之孔壁使其镀上一层薄铜(即金属化),以利后续电镀铜顺利镀上,使其上下铜层或与内层铜顺利达到相连通之目的。此工艺是通过化学药液的化学反应来完成,故整个作业过程产品是在槽液中搭配摇摆和鼓气进行的。
传统PTH工艺在作业时,所采用的是不锈钢挂笼放置产品后,然后在PTH生产线上每一个药槽进行浸泡周转作业;而为了保证产品孔内金属化的品质,作业时必须搭配摆动,且化铜槽必须有鼓气才能作业,所以在整个作业过程,产品在挂笼中随着摇摆和鼓气经常会移动,特别是材料厚度较薄的产品甚至会随着鼓气飘出挂笼掉入槽中,这样产品折皱不良会很高。
另传统PTH工艺,因工装的限制,产品在作业的时候经常因为受到不锈钢挂篮中的隔离条的遮蔽和磨擦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挂篮印”,这也是传统PTH工艺不可避免,无法改善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回形框片进行PTH,解决了板面平整度低,且有“挂篮印”的不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板固定用框片,所述的框片是由两个方形不锈钢框体铰接而成的合页式回形框片,所述的框片的边框上均匀焊接有多个不锈钢弹片;所述的其中一个框片的边框的边沿处铰接有向外旋转的、用于锁紧薄板的卡扣。
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不锈钢弹片的一端焊接在框片上,另一端与框片不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1、改变了PTH工艺无法作业簿板的观念,能有效降低PTH工艺产品的折皱不良;2、可以完全改善传统PTH工艺无法避免的“挂篮印”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框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框片合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框片上不锈钢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挂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工装装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挂篮;2、框片;3、卡槽;4、薄板;5、不锈钢弹片;6、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薄板的PTH生产工艺的工装,包括挂篮1和框片2,所述的挂篮1具有卡槽3,框片2内固定压紧有薄板4,所述的框片2垂直插入挂篮的卡槽3中。
如图4所示,挂篮1是由不锈钢制成的六面体方形框架结构,挂篮1的至少两个侧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框片的卡槽3;所述的卡槽3为锯齿状,所述的齿间距与框片2的厚度相等。用316型不锈钢制作成卡槽式挂篮1,以固定间距制作成卡槽,以使框片在挂篮中可固定住,且两个框片中有一定间距,以防产品重叠。
框片2是由两个方形不锈钢框体铰接而成的合页式回形框片,所述的框片的边框上均匀焊接有多个不锈钢弹片5,不锈钢弹片的一端焊接在框片2上,另一端与框片不连接;所述的其中一个框片的边框的边沿处铰接有向外旋转的、用于锁紧薄板的卡扣6。
如图1所示,用316型不锈钢材料制作成合页式回形框片,在合页内部四边焊接上一定量的不锈钢弹片5,再在外部焊接五个上锈钢卡扣6,以保证产品被框片夹住时有一定的压力,以确保产品在作业时被完全压紧不会掉出框片。
本实用新型装框时先将合页式回形框片2打开,将所需生产的簿板平整放置在有弹片的一面框片上,合上框片,将卡扣卡上,完成装框。然后将框片整齐的插入挂篮中再浸入生产线的药槽中进行PTH作业,整个作业过程产品是在槽液中搭配摇摆和鼓气进行的。
以上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说明书后可以对以前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修改或变形,而不背离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协和电路板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协和电路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9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气相防锈棒
- 下一篇:硅片镀膜用碳碳载板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