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式触摸感应键盘及现场仪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8986.8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1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傅宇晨;谢晓晖;谭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万讯自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8 | 分类号: | H03K17/9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蔡晓红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触摸 感应 键盘 现场 仪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自动化现场仪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摸感应键盘及现场仪表。
背景技术
自动化仪表是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灵魂。工业过程自动化仪表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控制室仪表,另一个是现场仪表。现场仪表是指工作在工业生产现场,代替人们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测量、控制、监督和保护的一类专用仪器仪表,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必不可少的技术工具。例如对现场温度、压力、流量、物位进行测量的变送器以及根据调节规律和命令对生产装置进行控制的执行器等都属于现场仪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场仪表正在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在现代智能仪表中,人机接口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人对仪器状态的干预和数据的输入最常用的是键盘。工业生产中,当现场仪表需要设置一些参数或切换状态时,必须打开仪表的端盖操作,但在如石油、化工行业等一些防爆要求较高的场所打开端盖进行参数设置是不被允许的,所以现有的需要打开仪表端盖来设置参数的现场仪表的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现场仪表的输入键盘通常是由机械式的按键组合而成,如按键开关、薄膜开关等,其需要运动触点来进行按键。最常用的是用手按压键盘来完成输入动作,通过按动运动触点,使按键开关的两电极短路,从而形成按键动作。但是,运动触点式的按键结构的共同特点是使用寿命受运动触点的疲劳寿命和磨损寿命制约,相对较短。而现场仪表一般所处的环境较恶劣,一旦键盘损坏,就不能就地操作现场仪表,而更换按键或更换仪表,不但浪费人力物力,甚至影响生产过程的进度,造成不良的后果。
而且,为了达到密封及美观的目的,现有仪表通常的做法是将键盘设置在壳体内部,用柔性薄膜等材料覆盖作为按键位置标记,然后用带透明玻璃的显示面盖密封整个仪表壳体。当要对仪表进行操作时,需打开盖子再进行按键,这种设计既不安全又不方便。此外,此种方式对所选用的覆盖物材料的刚度和厚度有着比较严格的限制,对生产工艺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现有现场仪表中采用的机械式按键存在易磨损、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现场仪表使用的机械式按键易磨损、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差,且使用这种机械式按键的现场仪表操作不便、生产工艺要求较高等缺陷,提供一种可靠耐用的电容式触摸感应键盘以及一种采用该电容式触摸感应键盘的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的现场仪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感应键盘,包括依次相连的触摸面板、触摸感应单元、触摸检测单元和主控模块,所述触摸感应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感应电极和参考电极。
本实用新型电容式触摸感应键盘中,所述触摸面板为具有预设厚度的透明的有机玻璃。
本实用新型电容式触摸感应键盘中,所述触摸面板与所述触摸感应单元相连的一面丝印有按键标记。
本实用新型电容式触摸感应键盘中,所述触摸感应单元包括共面相邻设置的感应电极和参考电极,所述感应电极与所述触摸检测单元相连。
本实用新型电容式触摸感应键盘中,所述触摸感应单元和所述触摸检测单元位于触摸按键板上,所述感应电极和所述参考电极位于所述触摸按键板靠近所述触摸面板的一面上,所述感应电极通过双面胶粘贴于所述触摸面板的按键标记区域。
本实用新型电容式触摸感应键盘中,所述感应电极是预设尺寸的PCB铜箔。
本实用新型电容式触摸感应键盘中,所述触摸检测单元包括电容数字转换电路、处理器和环境参数校正系统。
本实用新型电容式触摸感应键盘中,所述触摸检测单元是无需编程的多通道触摸IC。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现场仪表,包括仪表壳体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电容式触摸感应键盘,电容式触摸感应键盘的触摸面板固定在所述仪表壳体上形成密封空间,所述电容式触摸感应键盘的触摸感应单元、触摸检测单元和主控模块位于所述密封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现场仪表中,所述现场仪表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固定于所述触摸面板上,且位于所述密封空间内,所述显示器与所述触摸感应单元和所述主控单元分别电气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万讯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万讯自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89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