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扭矩臂减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8960.3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4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魏万兵;王永安;郭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F03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87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机组 齿轮箱 扭矩 臂减振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扭矩臂减振机构。
背景技术
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部件之一,在其工作过程中齿轮间的啮合会产生振动和噪音,同时轮毂出也会通过主轴传递振动到齿轮箱,另外风轮传递的扭矩作用使得整个传动链发生扭转位移,也会导致传递效率的下降。面对这种情况一般会在齿轮箱上都加装有扭矩臂减振来减小振动。扭矩臂系统可以很好的改善各个传动部件的工作环境,延长风机齿轮箱的使用寿命,保证传递效率。但是目前在用的齿轮箱减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齿轮箱弹性支撑对点头振动引起的约束力隔振效果不理想。
2、弹性支撑安装难度大,不便后期维护。
3、对齿轮箱壳体的加工要求较高。
鉴于与现有技术相关的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重量轻、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的新型风电机组齿轮箱扭矩臂减振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扭矩臂减振机构,可以承受较大的扭转载荷,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齿轮箱点头振动引起的约束力,与目前在用的齿轮箱减振方案相比,提高了齿轮箱的工作稳定性,减小了振动和噪音。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扭矩臂减振机构,包括齿轮箱,齿轮箱与扭矩臂连接在一起,所述扭矩臂通过扭矩减振与扭矩轴连接,所述扭矩轴通过左右两个轴承与轴承座配合,所述轴承座固定在齿轮箱机架上。
其中,所述扭矩减振内设有锥形体,与扭矩减振的锥形支杆相对设置并固定,上橡胶体和下橡胶体分别设于所述锥形体和锥形支杆外侧,倒凹形外壳将所述上橡胶体和下橡胶体挤压固定在锥形体和锥形支杆的侧面。
其中,所述齿轮箱与扭矩臂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扭矩轴通过销轴与扭矩减振连接。
其中,所述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方的齿轮箱机架上。
其中,所述倒凹形外壳与扭矩臂固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该减振机构工作稳定性更好,成本低,维护方便,是一种比较合理和实用的新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扭矩臂减振机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扭矩臂减振机构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齿轮箱;2-扭矩臂;3-扭矩减振;4-轴承座;5-扭矩轴;6-上橡胶体;7-下橡胶体;8-销轴;9-锥形体;10-倒凹形外壳;11-锥形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以及特点能够更好地被理解,以下将列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扭矩臂减振系统主要有4大关键部件组成:轴承座4、扭矩轴5、扭矩臂2、扭矩减振3。如图所示,齿轮箱1与扭矩臂2通过销轴8连接在一起,轴承座4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方的齿轮箱机架上,扭矩轴5通过左右两个轴承与轴承座4配合,扭矩轴5通过销轴8与扭矩减振3连接,扭矩臂2通过扭矩减振3与扭矩轴5连接。
扭矩减振3内设有锥形体9,与扭矩减振3内的锥形支杆11相对设置并通过螺栓固定。上橡胶体7和下橡胶体6分别设于锥形体9和锥形支杆11外侧,倒凹形外壳10将上橡胶体7和下橡胶体8挤压固定在锥形体9和锥形支杆的侧面。倒凹形外壳10与扭矩臂2固定。
当齿轮箱发生扭转振动时,减振机构中的减振单元内的上、下橡胶体在剪切力和拉升压缩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将振动转化为弹性支撑的弹性势能和热能,减小了振动的同时也限制了齿轮箱的扭转变形。
当齿轮箱发生点头振动时,减振机构中的减振单元内的上、下橡胶体在拉升压缩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将部分振动转化为弹性支撑的弹性势能和热能,另一部分振动通过扭矩轴和轴承座之间的摩擦转动缓冲,减小振动。
当齿轮箱发生摇头振动时,减振机构中的减振单元内的上、下橡胶体在剪切和压缩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将振动转化为橡胶体的弹性势能和热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89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晶圆对位方法及曝光扫瞄系统
- 下一篇:阿霉素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