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有效散热的光伏陶瓷瓦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78789.6 | 申请日: | 2011-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1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 发明(设计)人: | 侯生跃;李俊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合大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13/18 | 分类号: | E04D13/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 地址: | 311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效 散热 陶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能有效散热的光伏陶瓷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组件),一般以铝合金等型材为边框,以钢材为安装支架。存在着功能、款式单一,施工复杂,建筑材料的消耗量大,建筑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低,无法直接取代传统的建筑材料做到真正的光电建筑一体化,不能满足个性化建筑的需求,且成本较高不易于大面积推广和应用等问题。如中国专利200920121488.8一种光伏发电屋顶落水装置,包括钢架屋顶,钢架屋顶上安装型材框架,型材框架中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的型材框架制有导流槽,导流槽连通落水装置。又如中国专利200920121486.9一种框架嵌入式光伏发电屋顶支架,包括立杆,立杆上安装钢架,钢架通过支架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的支架包括型材框架,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在型材框架中,型材框架上制有导流槽和排水孔,各型材框架之间安装防漏水构件,所述的钢架上焊接连接块,连接块中制有连接孔,连接孔经紧固件固定型材框架,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型材框架之间经自攻螺丝相固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施工简单,利用率高,价格低廉,能有效散热的光伏陶瓷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能有效散热的光伏陶瓷瓦,具有陶瓷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瓦本体正面的中间区域为镂空的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的周边设有适宜于搁置层压后的光伏组件的阶梯面,所述矩形的大小与层压后的光伏组件大小相适应。光伏组件反面直接面对空气,更加有利于组件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作为优选,所述阶梯面低于陶瓷瓦本体上平面约7毫米。
作为优选,所述矩形结构短边端的陶瓷瓦本体上开有安装固定孔。
作为优选,所述陶瓷瓦本体一端的下底面设有安装定位垫,所述定位垫位于矩形结构短边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光伏陶瓷瓦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光伏瓦产品的功能、款式单一,施工复杂,无法直接取代传统的建筑材料,以实现真正的光电建筑一体化等问题。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款式多样,施工简单,利用率高,价格低廉,易于大面积推广和应用,能有效散热的光伏陶瓷瓦。
1、弥补了市场上光伏应用产品款式单一的不足,突破了传统的组件款式格局,光伏陶瓷瓦可满足国内高档别墅及国外建筑风格的需求。
2、本产品具有传统建筑瓦片的功能,节省了光伏组件铝边框材料,可直接将层压后的光伏组件固定在陶瓷瓦上,提高了光伏组件与平板瓦片的结合强度,实现了光电建筑一体化。
3、直接将陶瓷瓦中间挖空,使得组件背面直接面对空气,能够更好的进行散热,达到最佳工作温度,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4、本产品重量较轻,是同等规模屋顶发电系统的70%,有效减少了建筑的负载。
5、本产品的设计具有防风、防雨、防雹、隔热等功能,并可代替光伏组件铝型材的平板瓦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主视图;
附图2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3是阶梯面的放大图。
1、拱形上凸面,2、安装固定孔,3、散热区域,4、阶梯面,5、定位垫,6、瓷瓦本体上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的能有效散热的光伏陶瓷瓦,具有陶瓷瓦本体,所述陶瓷瓦本体的一侧为拱形上凸面1,正面的中间区域为镂空的矩形结构的散热区域3,所述矩形的大小与层压后的光伏组件大小相适应,用于安装层压后的光伏组件,更加有效的解决了电池组件的散热问题;将接线盒直接安装于光伏组件背面,避免了陶瓷瓦与接线盒的粘贴过程,安装更加便捷。所述矩形结构的周边设有适宜于搁置层压后的光伏组件的阶梯面4,有利于光伏组件与陶瓷瓦的相结合,所述阶梯面4低于陶瓷瓦本体上平面6为 7毫米,使层压后的光伏组件上平面与陶瓷瓦本体上平面6基本持平。所述矩形结构短边端的陶瓷瓦本体上开有安装固定孔2,所述陶瓷瓦本体一端的下底面设有安装定位垫5,所述定位垫位于矩形结构短边端。
本实用新型直接将陶瓷瓦中间挖空,使得组件背面直接面对空气,能够更好的进行散热,达到最佳工作温度,并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合大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合大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87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夹层可阻热桥的保温装饰板
- 下一篇:阻燃隔热屋面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