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8549.6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0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陆仁军;王忠;平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柘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4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管桩。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在向地底下打桩的过程中将管桩内气体排出,现有的混凝土管桩在距离桩顶下1米位置的上分布有一圈气孔。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发现,由于管桩内的气体在打桩过程中是以加速度上升,越往上部,气体上升的速度越快,这就导致到达桩顶下1米的气孔位置时,气体无法及时排出,而这时无法及时排出高压气体就容易损害桩顶。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打桩过程中能及时将气体排出的混凝土管桩,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管桩,其圆周面上具有多个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气孔从桩顶下1米位置起以螺旋线形式向下间隔分布在混凝土管桩的圆周面上。
所述多个气孔的相邻气孔之间的轴向垂直距离为50cm。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气孔共有5个。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气孔是以螺旋线形式向下间隔分布在混凝土管桩的圆周面上,这样气体在上升途中就会逐步被释放出去,并且是各个方向的气体均可及时释放,从而不必等到到达顶部才集中释放,进而使得到达顶部时气体的压强不致过大,从而保证了桩顶不致损害。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在打桩过程中能及时将气体排出的优点,有利于保护打桩过程中桩顶不致损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混凝土管桩,101-桩顶,200-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管桩100,其圆周面上共有5个气孔200,该5个气孔从桩顶101下1米位置起以螺旋线形式向下间隔分布在混凝土管桩100的圆周面上,其中,相邻气孔200之间的轴向垂直距离为50cm。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气孔200是以螺旋线形式向下间隔分布在混凝土管桩的圆周面上,这样气体在上升途中就会逐步被释放出去,并且是各个方向的气体均可及时释放,从而不必等到到达顶部才集中释放,进而使得到达顶部时气体的压强不致过大,从而保证了桩顶不致损害。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在打桩过程中能及时将气体排出的优点,有利于保护打桩过程中桩顶不致损害。
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柘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柘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85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