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用非悬挂式钢板弹簧和空气弹簧组合三联桥平衡悬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8098.6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9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缪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46 | 分类号: | B60G11/46;B60G21/045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悬挂 钢板 弹簧 空气 组合 三联 平衡 悬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重型汽车的悬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非悬挂式钢板弹簧和空气弹簧组合三联桥平衡悬架。
背景技术
现在用于中、重型汽车的空气弹簧悬架,其气囊均采用一个,其承载能力较弱;三联悬架为三个独立的悬架组合,悬架之间无平衡,车辆通过性及悬架系统接地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承载能力强、车辆通过性强的悬架。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非悬挂式钢板弹簧和空气弹簧组合式三联桥平衡悬架,其包括第一悬架、第二悬架、第三悬架;第一悬架用于连接于汽车的第一驱动桥,第二悬架用于连接于汽车的第二驱动桥,第三悬架用于连接于汽车的第三驱动桥;第一悬架包括第一钢板弹簧、第一空气弹簧、第一钢板弹簧支座;第一钢板弹簧支座的底部通过销轴连接于第一钢板弹簧的第一端上;第一空气弹簧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于第一钢板弹簧的第二端上;第二悬架包括第二空气弹簧、中悬架支撑梁、第三空气弹簧;第二空气弹簧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于中悬架支撑梁的第一端上,第三空气弹簧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于中悬架支撑梁的第二端上;第三悬架包括第三钢板弹簧、第四空气弹簧、第三钢板弹簧支座;第三钢板弹簧支座的底部通过销轴连接于第三钢板弹簧的第二端上;第四空气弹簧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于第三钢板弹簧的第一端上;第一悬架与第二悬架间设置有第一悬架中间支座、第一悬架杠杆臂、第一侧置推力杆;第一悬架杠杆臂的中部通过螺栓与第一悬架中间支座的上部连接,第一悬架杠杆臂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空气弹簧的顶部连接,第一悬架杠杆臂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第二空气弹簧的顶部连接;第一悬架中间支座的底部通过螺栓与第一侧置推力杆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侧置推力杆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中悬架支撑梁的底部连接;第二悬架与第三悬架间设置有第二悬架中间支座、第二悬架杠杆臂、第 二侧置推力杆;第二悬架杠杆臂的中部通过螺栓与第二悬架中间支座的上部连接,第二悬架杠杆臂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三空气弹簧的顶部连接,第二悬架杠杆臂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第四空气弹簧的顶部连接;第二悬架中间支座的底部通过螺栓与第二侧置推力杆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侧置推力杆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中悬架支撑梁的底部连接;第二悬架进一步包括第二钢板弹簧、第二钢板弹簧第一支座、第二钢板弹簧第二支座;第二钢板弹簧以预定间隔设置在第二驱动桥上方;第二钢板弹簧第一端连接于第二钢板弹簧第一支座,第二钢板弹簧第二端连接于第二钢板弹簧第二支座;第一钢板弹簧支座的上部、第三钢板弹簧支座的上部、第一悬架中间支座的上部、第二悬架中间支座、第二钢板弹簧第一支座顶部、第二钢板弹簧第二支座顶部通过螺栓与汽车车架连接。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第一减震器、第一减震器支座、第二减震器、第二减震器支座、第三减震器、第三减震器支座;第一减震器的第一端通过螺栓连接于第一减震器支座,第一减震器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钢板弹簧;第二减震器的第一端通过螺栓连接于第二减震器支座,第二减震器的第二端连接于中悬架支撑梁;第三减震器的第一端通过螺栓连接于第三减震器支座,第三减震器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三钢板弹簧;第一减震器支座、第二减震器支座、第三减震器支座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于汽车车架。
优选地,第一驱动桥通过螺栓连接于第一悬架的第一钢板弹簧;第二驱动桥通过螺栓连接于第二悬架的中悬架支撑梁;第三驱动桥通过螺栓连接于第三悬架的第三钢板弹簧。
优选地,第一横置推力杆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横置推力杆支座连接,第一横置推力杆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第一驱动桥连接;第三横置推力杆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三横置推力杆支座连接,第三横置推力杆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第三驱动桥连接;第一横置推力杆支座、第三横置推力杆支座通过螺栓分别与汽车的车架连接。
优选地,中悬架支撑梁的横截面为“工”字形。
优选地,第一钢板弹簧、第三钢板弹簧为相同的部件;第一空气弹簧、第二空气弹簧、第三空气弹簧、第四空气弹簧为相同的部件;第一减震器、第二减震器、第三减震器为相同的部件;第一悬架中间支座与第二悬架中间支座为相同的部件;第一悬架杠杆臂与第二悬架杠杆臂为相同的部件;第一侧置推力杆与第二侧置推力杆为相同的部件。
优选地,第一悬架与第三悬架关于第二驱动桥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80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