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逃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77781.8 | 申请日: | 201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6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韩敏;李旺年;杨小东;柴光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逃生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配合绳索使用的简易逃生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商厦、写字楼、住宅楼等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楼层也越建越高,与此同时,在发生火灾等紧急突发性事件时,高楼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若想从遇险的高楼中逃生,存在诸多困难,一般均需要地面人员和相关设备的配合,如现在通常采用的高楼救生方式有:一是通过消防云梯进行救援,但是其速度慢,且易受高度限制,同时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生产制作成本高;二是通过在地面上铺设气垫,接住从高处跳下来的逃生者,但是前提是必须要有足够的设备和人员在地面上辅助,而且危险性较大,人员容易受伤,适用的人群有限。对于高楼自救逃生多借助绳索,然而面对越来越高的楼,仅仅借助绳索自救的可能性是越来越渺茫。为此,设计一种配合绳索使用的逃生器显得越来越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简易逃生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方便,同时制作使用成本低,简易实用,应用范围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逃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倒置“T”字形把手以及设置在倒置“T”字形把手一侧的手柄和连杆,所述倒置“T”字形把手的内部沿竖向设置有用于绳索穿过的通孔,所述手柄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手柄与倒置“T”字形把手的下 部铰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倒置“T”字形把手的上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在滑槽上滑动且与手柄铰接,所述连杆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减慢绳索下滑速度的摩擦块。
上述的简易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的一端与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摩擦块的另一端穿过倒置“T”字形把手上设置的转动孔且与绳索相接触。
上述的简易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置“T”字形把手的内部且与摩擦块相对位置处设置有突起。
上述的简易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与绳索接触的一端为弧形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该简易逃生器包括倒置“T”字形把手以及设置在倒置“T”字形把手一侧的手柄和连杆,倒置“T”字形把手的内部沿竖向设置有通孔,手柄上设置有滑槽,手柄与倒置“T”字形把手的下部铰接,连杆的一端与倒置“T”字形把手的上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在滑槽上滑动且与手柄铰接,连杆的上部设置有摩擦块。
2、使用方便,使用时,将绳索的一端连接在固定物上,绳索的另一端穿过通孔,一手握住倒置“T”字形把手下部的左端,另一手只同时握住倒置“T”字形把手下部的右端和手柄,则手柄绕着倒置“T”字形把手转动,使得连杆在手柄上的滑槽内滑动至滑槽上端,这时摩擦块与绳索相接触并压紧绳索产生摩擦作用,进而实现对绳索下滑速度的减慢。
3、本实用新型制作使用成本低,简易实用。
4、应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不仅可用于高楼发生火灾等紧急突发性事故的应急逃生,还可以广泛应用于高空作业、施工地等场所。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倒置“T”字形把手; 2-手柄; 3-连杆;
4-绳索; 5-通孔; 6-滑槽;
7-突起; 8-转动孔; 9-摩擦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倒置“T”字形把手1以及设置在倒置“T”字形把手1一侧的手柄2和连杆3,所述倒置“T”字形把手1的内部沿竖向设置有用于绳索4穿过的通孔5,所述手柄2上设置有滑槽6,所述手柄2与倒置“T”字形把手1的下部铰接,所述连杆3的一端与倒置“T”字形把手1的上端铰接,所述连杆3的另一端在滑槽6上滑动且与手柄2铰接,所述连杆3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减慢绳索4下滑速度的摩擦块9。
如图1所示,所述摩擦块9的一端与连杆3固定连接,所述摩擦块9的另一端穿过倒置“T”字形把手1上设置的转动孔8且与绳索4相接触。
如图1所示,所述倒置“T”字形把手1的内部且与摩擦块9相对位置处设置有突起7,该突起与摩擦块9一起配合实现对绳索4下滑速度的进一步减速。
如图1所示,所述摩擦块9与绳索4接触的一端为弧形状,该形状不易损伤绳索4,确保了下降时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安全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77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