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曝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7529.7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6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谢杰;杨清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当今,为了使污水达到排放要求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需要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处理方法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现有污水处理站中一般包括:集水池、浮选池、厌氧池、调节池、曝气池等构成。污水处理流程一般为:废水由泵打入集水池,经过废油收集符合规范处理后进入浮选池,由刮渣机刮出浮渣后进入厌氧池,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后进入曝气池,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废水中的各种有机质,然后进入过滤池过滤后达到排放标准,安全排放。其中,由曝气装置对曝气池进行曝气,曝气的作用是向经过曝气池的废水供给溶解氧,以满足曝气池中好氧微生物所需的氧量,从而使其大量繁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质,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并起到搅拌和混合的作用。若供氧量不足,就会导致好氧微生物的死亡,从而丧失处理作用。
曝气装置作为空气扩散装置,是污水处理的重要设备,通常其包括:鼓风机和输送空气的管道。但是鼓风机在工作的时候,现场噪音可高达90分贝,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噪声污染,不能满足当今环保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曝气装置,以解决现有曝气装置在进行工作时所带来的噪声污染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曝气装置,包括:
空压机、时间控制器、电磁阀、电接点压力表、接触器、鼓风机;
所述空压机通过管道与曝气池相连;且所述空压机与曝气池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时间控制器相连;
所述电接点压力表与所述电磁阀和曝气池之间的管道相连;
所述鼓风机通过所述接触器与所述电接点压力表相连,且通过管道与所述曝气池相连。
其中,还包括:空气储罐,其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空压机、所述电磁阀相连。
其中,所述接触器为交流电接触器。
其中,所述电磁阀为单向电磁阀。
其中,所述时间控制器与电源相连。
其中,所述电接点压力表与电源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曝气装置在工作时,通过引入空压机,将空压机的压缩的高压空气直接供给曝气池,而将鼓风机作为备用,只有空压机所提供的空气不足时,鼓风机才开始工作。由于空压机在工作时噪声极低,可有效降低曝气装置工作时的噪声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曝气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曝气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曝气装置采用鼓风机为曝气池进行曝气,以实现为曝气池中的好氧微生物提供所需的氧量,使其大量繁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质,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并起到搅拌和混合的作用。但是,由于鼓风机在工作时,噪声污染可高达90分贝,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噪声污染,不能满足当今环保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曝气装置,可有效降低曝气装置工作时的噪声污染。
一种曝气装置,包括:空压机、时间控制器、电磁阀、电接点压力表、接触器、鼓风机;
所述空压机通过管道与曝气池相连;且所述空压机与曝气池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时间控制器相连;
所述电接点压力表与所述电磁阀和曝气池之间的管道相连;
所述鼓风机通过所述接触器与所述电接点压力表相连,且通过管道与所述曝气池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曝气装置在工作时,通过引入空压机和空气储罐,将空压机的压缩空气直接供给曝气池,而将鼓风机作为备用,只有空压机所提供的空气不足时,鼓风机才开始工作。由于空压机在工作时噪声极低,可有效降低曝气装置工作时的噪声污染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75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电机动力驱动总成
- 下一篇:电动汽车及其电池包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