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吹瓶机的去飞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6821.7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8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江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环同发塑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72 | 分类号: | B29C49/72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760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吹瓶机 去飞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吹瓶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吹瓶机的去飞边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塑料制品在成型后,在合模的接缝处都会留下飞边,影响其整体的美观性,为此,塑料制品在成型后,都会将其接缝处的飞边剔除,目前,都是采用手工的方法来剔除飞边,工作效率比较低,操作复杂,费时费力,且在剔除飞边的过程中由于操作的一些问题使得修边质量不稳定,所切除的飞边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效率高、操作简单、修边质量稳定的吹瓶机的去飞边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吹瓶机的去飞边装置,瓶体夹具的上表面两侧相对设置有用气缸驱动夹持瓶体的后模及固定在机架上的前模,后模的上部设置有用气缸驱动的刀具,刀具与前模的外轮廓配合形成裁剪瓶体侧飞边的裁刀,后模及刀具的动作由控制器按设定的程序控制。
上述的前模的合模面上设置有与后模相互定位的凹槽或凸起,后模的合模面上设置有与前模相互定位的凸起或凹槽。
上述的驱动后模的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上,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后模的安装架上。
上述的驱动刀具的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上,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刀具的安装架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代替了传统的人工修边,可节省大量人力;自动修边的速度较快,可提高工作效率;前模与后模将瓶体保持在均匀压紧的状态,可使得修边质量稳定,所去除的飞边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刀具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前模与后模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2-气缸;3-刀具;4-后模;5-前模;6-瓶体夹具;7-气缸;8-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
一种吹瓶机的去飞边装置,瓶体夹具6的上表面两侧相对设置有用气缸2驱动夹持瓶体的后模4及固定在机架上的前模5,后模5的上部设置有用气缸7驱动的刀具3,刀具3与前模5的外轮廓配合形成裁剪瓶体侧飞边的裁刀,后模4及刀具3的动作由控制器按设定的程序控制。
上述的前模5的合模面上设置有与后模4相互定位的凹槽或凸起8,后模4的合模面上设置有与前模5相互定位的凸起或凹槽。
上述的驱动后模4的气缸2的缸体固定在机架上,气缸2的活塞杆铰接在后模4的安装架上。
上述的驱动刀具3的气缸7的缸体固定在机架上,气缸7的活塞杆铰接在刀具3的安装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上道工序吹制出的塑料瓶自动输送到本工序,气缸2带动后模4与前模5合模后,气缸7驱动刀具3与前模5的外轮廓配合裁剪掉瓶体的侧飞边,后模4及刀具3的动作由控制器按设定的程序控制。
由于吹瓶机去飞边装置的上述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效率高、操作简单、修边质量好、工作稳定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环同发塑机有限公司,未经玉环同发塑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68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立体雨具
- 下一篇:模具中拉料钉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