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差动浮动双缸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6808.1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1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尤海泉;朱碧霞;唐俊杰;张明明;刘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22 | 分类号: | F15B11/2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动 浮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液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商用车驾驶室翻转装置的液压缸总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商用车驾驶室翻转装置油缸总成,采用单缸或者差动浮动举升双缸,单缸安装在驾驶室一侧,导致驾驶室受力不均匀;差动举升双缸虽然解决了驾驶室受力不均匀的问题,但系统压力大。对于配置比较高端的商用车其驾驶室比较重,一般差动举升双缸无法满足顾客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差动浮动双缸总成,以满足较重商用车其驾驶室翻转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非差动浮动双缸总成,它包括主油缸和副油缸,主油缸有杆腔油口与进油方向的第一阻尼单向阀连接连通,副油缸有杆腔油口与进油方向的第二阻尼单向阀连接连通,第一阻尼单向阀和第二阻尼单向阀的进油端连接连通;主油缸无杆腔油口与进油方向的第一液控单向阀连接连通,副油缸无杆腔油口与进油方向的第二液控单向阀连接连通,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正向端与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出油端反向连接连通;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液控端与主油缸有杆腔油口连接连通,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液控端与副油缸有杆腔油口连接连通;主油缸缸体上开设有第一浮动油口和第二浮动油口,第一浮动油口和第二浮动油口之间连接有单向阀,第一浮动油口与主油缸无杆腔油口之间连接二通插装阀,二通插装阀与第二液控单向阀的进油端连接连通。
二通插装阀与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正向端之间连接有第三阻尼单向阀。
第一浮动油口和第二浮动油口之间串联连接有两个单向阀,两个单向阀之间连接连通有第一阻尼阀。
第二液控单向阀与副油缸有杆腔油口之间连接连通有第二阻尼阀。
第一阻尼单向阀、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单向阀和二通插装阀集成在主油缸上。
主油缸上还集成有第三阻尼单向阀。
第二阻尼单向阀集成在副油缸上。
商用车驾驶室翻转装置非差动浮动举升双缸总成,实现双缸同步举升,解决驾驶室受力不均匀的问题。解决因驾驶室过重,导致系统压力偏高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非差动浮动双缸总成液压原理图。
图2主油缸后盖集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主油缸30的缸壁上设有第一浮动油口31和第二浮动油口32,第一浮动油口31和第二浮动油口32之间连接连通有串联有单向阀20、17,单向阀20、17之间连接连通有阻尼阀21。第一浮动油口31与主油缸30的无杆腔油口D1之间连接有二通插装阀15。第一浮动油口31与二通插装阀15的反向端口15.1连接,主油缸30的无杆腔油口D1与二通插装阀15的第一正向端口15.2连接。
主油缸30的有杆腔油口B1连接有第一阻尼单向阀11;副油缸40的有杆腔油口B2连接有第二阻尼单向阀41;第一阻尼单向阀11和第二阻尼单向阀41均是带滤网的阻尼单向阀;第一阻尼单向阀11和第二阻尼单向阀41的进油端连接连通。
主油缸30的无杆腔油口D1连接有液控单向阀13,液控单向阀13的液控端与主油缸30的有杆腔油口B1连接连通。副油缸40的无杆腔油口D2通过阻尼阀6连接有液控单向阀8,液控单向阀8的液控端与第二阻尼单向阀41的进油端连接连通。液控单向阀13的正向端与液控单向阀8的反向端连接连通。
二通插装阀15的第二正向端口15.3与液控单向阀8的正向端连接,液控单向阀8的正向端还连接有第三阻尼单向阀3。
上述总成与油泵总成连接,具体的油泵总成包括油泵51,单向阀52、溢流安全阀53和两位四通阀54。第三阻尼单向阀3和二通插装阀15的第二正向端口15.3之间连接与两位四通阀54的 A口连接连通,第一阻尼单向阀11和第二阻尼单向阀41的连接与两位四通阀54的B口连接连通。
如图2所示,第一阻尼单向阀11、第一液控单向阀13、第二液控单向阀8、单向阀20、17、阻尼阀21和二通插装阀15、第三阻尼单向阀3均集成是在主油缸30的后盖33上。图中13.1是第一液控单向阀13的球阀芯,8.1是第二液控单向阀8的球阀芯,球阀芯13.1和球阀芯8.1之间是两个第一液控单向阀13和第二液控单向阀8的液控阀芯10、液控阀球芯12。4-管接头合件5-带节流阀6接头合件。
该总成的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68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内绘、外彩式机动车内饰的外壳
- 下一篇:实用音乐智能晾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