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乳化切削液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6784.X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2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厚;梁继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威迪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5/00 | 分类号: | C10M175/00;C10M175/06;C02F9/10;C02F1/04;C02F1/4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 切削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废乳化切削液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工业在车、磨、削、轧等加工过程中,普遍使用乳化液来冷却、润滑、清洗、防锈,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废乳化液除具有一般含油废水的危害外,并且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械油高度分散在水中,动植物、水生生物更易吸收,且表面活性剂本身对生物也有害,还可使一些不溶于水的有毒物质溶解。在加工过程中为提高乳化液的防锈性,添加的亚硝酸钠很容易转化成致癌的亚硝基胺,所以废乳化切削液直接排放会严重危害水体环境,必须进行处理或回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才能排放。
申请号201010136950.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废乳化液的处理方法,特别是切削、研磨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乳化液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储存破乳分离、机械气浮、铁碳电解、混凝沉降、斜板隔油、微生物净化、沉降、砂滤等步骤,回收的废油能够完全用于专利产品防护脂的生产,实现资源理想化的应用。但是由于此方法的步骤多,上一步工序没有处理好会对下一步的处理产生影响,而且在预处理和二级处理的时候需要添加药剂来进行破乳和絮凝,整体运作上操作步骤多,需要控制的细节多。
应用超滤可除油除固免排放,如单一废切削液分开,经过超滤,滤液可回用作调配切削液,避免排放,然而,传统膜处理通量低,难以解决阻塞问题。
综上所述,利用目前的设备以及方法仍然不能简单而有效地对废乳化切削液进行回收利用处理,处理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废乳化切削液回收利用系统,其能有效解决利用现有设备及方法不能简单而有效地对废乳化切削液进行回收利用处理、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废乳化切削液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有收集池、筛网装置、震动薄膜超滤装置、蒸发装置和回用池;其中
该筛网装置的输入口与前述收集池的输出口连通;
该震动薄膜超滤装置包括有机壳以及安装于机壳内的膜组和马达;该膜组具有原液输入口、滤液输出口和浓液输出口;前述筛网装置的输出口通过进料泵连通该原液输入口;该膜组向下延伸出有用于带动膜组震动的中心传动杆,该中心传动杆的下端设置有偏心块和第一法兰,该第一法兰位于偏心块的下方;该马达位于膜组的下方,该马达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法兰,该第二法兰通过皮带与第一法兰软连接;
该蒸发装置的输入口与前述浓液输出口连通;
该回用池的输入口与前述滤液输出口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膜组包括有上夹板、下夹板、产水管和至少一夹紧固定于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的过滤膜单元;
该上夹板上设置有两前述原液输入口和一前述滤液输出口,该两原液输入口分别为第一原液输入口和第二原液输入口,该第一原液输入口和第二原液输入口彼此对称设置于滤液输出口的两相对侧面外,该产水管夹紧固定于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产水管的下端密闭,产水管的上端与该滤液输出口连通;
该下夹板上设置有两前述浓液输出口,该两浓液输出口分别对应位于前述第一原液输入口和第二原液输入口的轴线上;
该过滤膜单元包括有由下往上叠合一起的第一标准膜件、第二标准膜件、第三标准膜件和第四标准膜件;每一标准膜件均呈环形片状体并套装于产水管外,每一标准膜件均包括有托盘和膜片,该膜片叠于托盘的上表面,该托盘之上表面的周缘内侧设置有凹槽,该凹槽与产水管内部连通;
该第一标准膜件为双孔式标准膜件,其上设置有两第一通孔,该两第一通孔分别对应位于前述第一原液输入口和第二原液输入口的轴线上;
该第二标准膜件为单孔式标准膜件,其上设置有一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位于前述第二原液输入口的轴线上;
该第三标准膜件为双孔式标准膜件,其上设置有两第三通孔,该两第三通孔分别对应位于前述第一原液输入口和第二原液输入口的轴线上;
该第四标准膜件为单孔式标准膜件,其上设置有一第四通孔,该第四通孔位于前述第一原液输入口的轴线上;
另外,该各标准膜件之膜片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外环和内环,前述各通孔位于外环和内环之间的区域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固定,该多个螺栓均布于上夹板的周缘,该多个螺栓依次穿过上夹板和过滤膜单元而与下夹板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威迪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威迪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67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