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粉状物料分级的选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6691.7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0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国;王泽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淄博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7/08 | 分类号: | B07B7/0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8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粉状 物料 分级 选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粉状物料分级的选粉机,属于粉体分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粉体分级是通过选粉机的分选而实现的,因此有必要研究用何种类型的选粉机才能产生最有效的分级效果。目前选粉机的导向叶片的平板结构使过流截面前后宽度不一致,选粉机本体阻力变大造成系统风机变大,不利于节能减耗的宏观目标;另外,尽管目前工业上广泛使用的主要是离心分级,但转子形状的千差万别,分级区宽度和高度的不合理等,都不能在分级区形成稳定的压差和稳定的气流速度,因此也都无法形成稳定的分级力场,从而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选粉机。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散效果好、分级效率和分级精度高且分级粒度范围窄的用于粉状物料分级的选粉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用于粉状物料分级的选粉机,包括壳体、主轴和位于壳体中的转子、导流装置,转子顶端均布有撒料盘,转子安装在主轴的下部,主轴的顶端连接驱动装置,导流装置设在转子外部,转子和导流装置之间为环形分级区,壳体的顶部安装有进料溜槽和集料弯管,转子下方设置下料内锥体,下料内锥体的下部设有反击锥,反击锥和下料内锥体之间具有环形缝隙,其特征在于:主轴上安装有以主轴为中心呈放射状的风栅,风栅位于转子和集料弯管的进料口之间并与主轴同步运动。
所述的转子是由垂直均布的圆形型钢组成的圆形篦栅。通过这种结构的转子,能够减小设备阻力,使分选气流稳定一致,大幅度地降低了选粉机本体阻力,利于节能减耗。
所述的转子上部是以主轴为中心的辐射状粗粉回流装置。通过粗粉回流装置可实现对二次分选后的粗粉进行再次分选。
导流装置是选粉机领域的常规装置,由若干导流叶片组成。
工作原理及过程:
粉磨后的待选物料由上部的进料溜槽喂入选粉机内,通过转子顶端的撒料盘充分分散,而后落入环形分级区。引入的上升气流通过导流装置进入环形分级区对物料进行分选,分选主要是根据离心力与空气吸力(向心力)的平衡达到有效的分级。当分级气流通过导流装置和圆形篦栅之间的环形分级区时,物料颗粒旋转运动速度加快。转子内外压差在整个选粉区内上下维持一个稳定均衡的定值,经初次分选后,粗粉颗粒落入下料内锥体,通过反击锥时进行二次分选,粗粉由出口排出,细粉颗粒则通过圆形篦栅随气流从中心向上运动并通过风栅进行二次分选,二次分选后的(超)细粉在通过风栅后由集料弯管排出,细粉中的较大颗粒则在离心作用下通过辐射状粗粉回流装置返回环形分级区进行循环分选。
由于气流与物料在机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使物料得到充分分散,物料每一个颗粒自上而下得到了多次重复分选的机会,而且多次分选都是在精确的离心力和水平空气吸力(向心力)的平衡条件下进行,因此分级效率高,获得产品粒径范围窄。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选粉机通过设置风栅,可对分选后得到的较细颗粒进行再次分选,从而使分级效率和分级精度大大提高,而且能够获得粒径范围更窄的(超)细粉;
转子采用由垂直均布的圆形型钢组成的圆形篦栅,减小了设备阻力,使分选气流稳定一致,大幅度地降低了选粉机本体阻力,利于节能减耗;
转子上部为辐射状粗粉回流装置,可实现对二次分选后的粗粉进行再次分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转子的A-A剖面图;
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转子的B-B剖面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风栅的俯视图。
图中:1、驱动装置;2、集料弯管;3、主轴;4、胀套;5、风栅;6、进料溜槽;7、粗粉回流装置;8、撒料盘;9、壳体;10、环形分级区;11、导流装置;12、圆形篦栅;13、键;14、下料内锥体;15、反击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淄博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材淄博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66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