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毂的新型夹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6477.1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2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威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山市富诚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B23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2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新型 夹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毂加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轮毂车床加工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铝轮毂的机加工工序中,采用数控机床进行车削加工。目前,在机床上用三爪卡盘夹持,虽然三爪卡盘具有自定心功能,夹持操作方便,但每只卡爪夹持时只能单向施力,造成装夹轮毂的三个夹爪的夹持精度不同,车加工时车削为圆形,但车加工完毕夹爪松开后因夹持力消失,轮毂会变成非圆形,其圆度不能满足精度要求。此外,由于三爪卡盘夹持的位置是轮毂的外缘,车加工时刀具加工至夹持位置后需要改变夹持位置后再继续车削作业。这样,轮毂就因为两次夹持而产生两次变形,导致加工的接合线无法对齐,轮圈不是正圆形,这将使得轮毂不能通过动平衡和振幅的检测。
并且,三爪卡盘使用时间长之后会出现同轴度降低及喇叭口现象,直接影响装夹可靠性及加工精度,从而影响轮毂的车削质量。
基于上述夹持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了保障轮毂车加工质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精度的车加工夹持方式。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轮毂的新型车加工夹持方式,实现加工尺寸精度高、轮毂真圆度高、偏摆跳动小、平衡性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轮毂的新型夹持机构包括内张筒夹1、螺钉2和PCD定位盘3。其中内张筒夹1一端为张口结构,一端有外螺纹,张口端连接轮毂,螺纹端连接PCD定位盘3,PCD定位盘3通过中心孔6连接于车床主轴。所述的内张筒夹带有凸缘4,凸缘4上有螺钉孔,所述PCD定位盘3上设有与所夹持轮毂PCD孔相匹配的定位孔和与凸缘4上螺钉孔相匹配的螺钉孔7。通过内张筒夹使PCD定位盘3与轮毂的PCD孔一一对应连接。PCD定位盘3上每个定位孔通过四个螺钉2固定每个定位孔5,限制轮毂的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加工时能够一次达到最大加工范围,减少了工序。
2.降低轮圈因夹持而造成的变形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PCD环;
图3为内张筒夹的主视图,
图4为内张筒夹的左视图。
图中:1.内张筒夹,2.螺钉,3.PCD定位盘,4.凸缘,5.定位孔,6.中心孔,7.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图2、图3、图4所示,所述轮毂的新型夹持机构,包括内张筒夹1、螺钉2和PCD定位盘3。内张筒夹1的设计与轮毂PCD孔相配合,PCD定位盘3上的定位孔5与轮毂的PCD孔相匹配。通过内张筒夹1使PCD定位盘3上的定位孔5与轮毂的PCD孔一一相对应连接。内张筒夹1一端为张口结构,一端有外螺纹,张口端连接轮毂,螺纹端连接PCD定位盘3。装配时,内张筒夹1张口将铸件定心并加紧。所述的内张筒夹1带有凸缘4,凸缘4上有螺钉孔,所述PCD定位盘3上设有与所夹持轮毂PCD孔相匹配的定位孔5和与凸缘4上螺钉孔相匹配的螺钉孔7。PCD定位盘3上每个定位孔5通过四个螺钉2加以固定,加固PCD定位孔5的连接强度,限制轮毂的轴向移动。
PCD定位盘3通过中心孔6固定连接于车床主轴上。车床进行车削加工时,由于夹具夹持位置与刀具的车削路径的位置不发生干涉,加工过程中不需要变动夹具位置,所以能够以此达到最大的加工范围。
本实用新型轮毂的新型夹持机构利用轮毂本体上的PCD孔进行定位,无需夹持轮毂的圆周,降低了轮毂因夹持而造成的变形,轮毂的真圆度高。该装置简单,生产成本低。轮毂的真圆度高,动平衡性好,减少高速行驶时汽车的颤抖,使得行驶过程中乘驾平稳舒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山市富诚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台山市富诚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64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生联合收获机新型带立式外球面轴承座
- 下一篇:直线运动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