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含粉气流差压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76359.0 | 申请日: | 201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5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硕;赛呼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洁 |
| 主分类号: | G01L13/00 | 分类号: | G01L13/00;G01L1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何戈涛 |
| 地址: | 100164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含粉气流进行测量的差压传感器。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ZL200820110299.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燃用煤粉锅炉一次风风速测量装置,通过这种风速测量装置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为长期不清理取样管导致尘灰堵塞管路而无法传输测量信号的问题,但是,由于其传压管管径较小且未设置清灰装置,仅凭其自身结构实现自清灰效果,经过实践该自清灰效果并不理想,有时还会出现因堵塞传压管而使微差压变送器无法获取信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粉气流差压传感器。通过该差压传感器可以实现较之现有技术更加可靠的自清灰和防堵灰功能,并且在设备维修时使操作人员拆卸和安装更加方便,同时还具有耐高温气流的特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含粉气流差压传感器,包括镜像设置的全压取样管和静压取样管,两取样管顶壁上均设置有一开口,并且通过各自开口分别同轴插装有一内管,两内管顶壁分别与各自所在取样管顶壁气密固定,内管侧壁外表面与所插装取样管侧壁内表面之间留有环形间隙,内管中部设置有一将其内腔分隔成上下两部分的隔板,隔板下表面上挂装有用于自动清灰的挂链,隔板上下方的内管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通孔,利用该通孔将隔板上下方的内管内腔经所述环形间隙相连通,内管顶壁上设置有引压管输出接口;所述环形间隙在保证使隔板上下方的内管内腔可靠连通的情况下尽可能小,以尽可能减少进入环形间隙和隔板上方内管内腔中的含尘气体。
进一步,所述内管下端开口为喇叭形。
进一步,所述全压、静压取样管均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下两部分之间通过法兰盘相连,其中,上部分取样管的下端与法兰盘焊接连接,下部分取样管的上端带有径向环形凸缘并通过与该环形凸缘相配合的螺母与法兰盘可拆卸连接;所述上部分取样管由内径大于所述下部分取样管内径的直管段和锥形变径段构成,直管段内表面与下部分取样管内表面通过锥形变径段进行过渡;所述内管的内径等于或略大或略小于下部分取样管的内径,内管下端开口位于所述锥形变径段中部。
进一步,所述法兰盘下方还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将整个传感器安装到被测管道上的安装座,该安装座由套筒及套筒上端设置的连接法兰构成,其中,所述连接法兰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法兰盘相固定,所述取样管从所述套筒中穿过。
进一步,所述下部分取样管在伸出所述套筒部分的表面还设置有耐磨层,该耐磨层由陶瓷或者耐磨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含粉气流差压传感器,采用设置一沿取样管顶端开孔处插入并封堵该取样管顶端的内管和自清装置,通过取样管锥形变径段与内管喇叭形开口相配合,使大部分含粉气流进入内管,本实用新型结构更为合理,清灰效果更为可靠,有效的保证了信号的准确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形式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形式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形式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形式的示意图。
图中:1引压管、2隔板、3环形间隙、4内管、5全压取样管、6通孔、7静压取样管、8法兰盘、9挂链、10耐磨层、11安装座、12被测管道、13螺纹接口、14螺母、15密封圈、16凸缘、17直管段、18变径段、19上部取样管、20下部取样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含粉气流差压传感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取样管5、7包括顶壁上设置有开口底端成斜切面端口的全压取样管5和与之并排镜像设置的静压取样管7,该取样管5、7顶壁上开口处设置有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洁,未经金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63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