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脚都可打开的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6345.9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0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赵艺钧;石磊;王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B53/00 | 分类号: | E05B53/00;E05B1/00;F21V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脚 打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尤其是涉及一种手脚都可打开的门。
背景技术
生活中常见的门,其把手一般设置在门板中间用手来开启,但有时还是存在不足:例如手有残疾或无手臂的残障人士,因为身体缺陷不能用手开门,或者在人流多的公共厕所,因为卫生方面的顾忌,有些人不愿用手开门,又或者人们两手都有物品在手却不方便腾出时,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用手开门。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1460623U ,授权公告日2010年5月12日,公开了一种门,包含有内侧的骨架、外侧的门面,所述骨架和门面通过四周可拆卸的外套边组装连接。所述骨架由前板、后板焊接一体,所述骨架的尺寸略小于门面尺寸,对应锁具一侧的外套边呈台阶状结构,所述外套边通过螺钉安装在骨架和门面上。本实用新型门面与骨架通过外套边连接,同一骨架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的门面,使用效果多元化,不足之处是,此类门只能用手通过中间把手开门,当面对手有残疾或无手臂的人群,或特定情况下不愿或不能用手开门的人时,就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门只能用手打开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手和脚都方便打开的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脚都可打开的门,包括门板与门板中间连有门锁的主把手,在所述的主把手下方的门板底部设有副把手,所述的副把手与主把手通过传动机构联动。本实用新型在门板不同高度的位置设置主副把手,且能通过联动机构联动,方便人们既能用手通过主把手开门,又能用脚通过副把手开门。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联动杆,所述的联动杆一端端部销接在齿轮端面外侧,所述的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与主把手连接的门锁上的插销连接;所述的联动杆另一端端部销接在圆盘外侧上,所述的圆盘与副把手连接。联动机构连接主副把手,使它们旋转动作一致,作用于其一都可打开门。
作为优选,所述副把手呈“L”形,其外侧套有橡胶套或硅胶套。副把手表面设有防滑橡胶套或硅胶套,可增大鞋底与把手摩擦,防止打滑;“L”形结构可方便脚使力。
作为优选,在所述副把手上方15-20cm处设有发光灯管,发光灯管与电源连接。在光线较暗或晚间时,发光灯管可照亮门板底部副把手的位置,起提示作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门因为设有主副把手,人们既能用手开门,又能用脚开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示意图。
其中,1、门板;2、主把手;3、副把手;4、发光灯管;5、联动杆;6、齿轮;7、齿条;8、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手脚都可打开的门,包括门板1与门板1中间连有门锁的主把手2,在所述的主把手2下方的门板1底部设有副把手3,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联动杆5,所述的联动杆5一端端部销接在齿轮6端面外侧,所述的齿轮6与齿条7啮合,齿条7与主把手2连接的门锁上的插销连接;所述的联动杆5另一端端部销接在圆盘8外侧上,所述的圆盘8与副把手3连接。所述副把手3呈“L”形,其外侧套有橡胶套或硅胶套(图中未画出)。在所述副把手3上方15-20cm处设有发光灯管4,发光灯管4与电源连接。当脚作用于门板1底部的副把手3时,可同时引起主把手2旋转而将门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63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纯中药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圆柱型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