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四氟乙烯短纤维开松均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6251.1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9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周丕严;刘忠良;王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柏润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9/06 | 分类号: | D01G9/06;D01G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四氟乙烯 短纤维 开松均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纤维的开松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短纤维的开松均刷装置。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PTFE)是高度结晶的高聚物,由于大分子碳链侧向是电负性极强的F原子,造成大分子链僵硬,使得PTFE的熔融黏度极大,即使达到了分解温度发生分解时也难以流动。
基于上述原因,PTFE纤维难以用常规的熔融纺丝法进行干或者湿纺丝,目前常采用的是膜裂法、载体纺丝法或者压棒挤出法等制造PTFE纤维,纤维经卷曲定型后需要开松,但PTFE纤维具有纤维表面光滑,密度大,特别是静电大,在聚四氟乙烯纤维开松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而使纤维聚集,致使纤维难以开松或者开松不均匀。基于上述原因,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特开发了聚四氟乙烯纤维开松均刷装置。当纤维经导辊进入位于两个开松辊之间的凹槽时,经过均刷装置的作用使得纤维被再一次重新分布,并释放在输送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使得纤维在凹槽中分布更均匀。
采用本实用新型开松的纤维卷曲度保持良好,结构简单,开松效果好,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聚四氟乙烯纤维开松的均刷装置,使得纤维开松度均匀,且能保持原有的卷曲度。
[0006]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聚四氟乙烯短纤维开松的均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均刷装置的半圆侧面设置有均刷针,其位于两个开松辊筒的中垂线上,并能左右往复运动。
所述的聚四氟乙烯短纤维开松的均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均刷装置的一侧与一传动轴相连接,使其产生左右往复运动。
所述的聚四氟乙烯短纤维开松的均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均刷针外端构成柱体侧面的同心圆柱体。
所述的聚四氟乙烯短纤维开松的均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均刷针的分布位置与由两个开松辊筒所形成的凹槽相对应。
所述的聚四氟乙烯短纤维开松的均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均刷装置与两个开松辊筒的距离应不小于各自对应同心圆柱体的半径之和。
所述均刷装置为一圆柱体,均刷针由易于导电的金属类、石墨或碳材料等材质构成,其设置于与凹槽相对应的半圆侧面上,同样地,其外端构成侧面的同心圆柱体。均刷装置位于两个辊筒的中垂线上,其一侧与一传动轴相连接,使均刷装置能左右往复运动;均刷装置与两个辊筒的距离不小于两个相对应同心体的的半径之和。
本实用新型优点:采用本实用新型开松的纤维卷曲度保持良好,结构简单,开松效果好,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聚四氟乙烯纤维开松均刷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聚四氟乙烯纤维开松均刷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附图1、图2对其作具体的说明。
图中,1是均刷装置,2是均刷针,3是开松针,4是开松辊筒,5是另一开松辊筒开松针,6是另一开松辊筒。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聚四氟乙烯短纤维开松的均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均刷装置1的半圆侧面设置有均刷针2,其位于两个开松辊筒的中垂线上,并能左右往复运动。均刷装置的一侧与一传动轴相连接,使其产生左右往复运动。均刷针2外端构成柱体侧面的同心圆柱体。均刷针2的分布位置与由两个开松辊筒所形成的凹槽相对应。均刷针2由易于导电的金属类、石墨或碳材料构成,并与地线相连接。均刷针2的材质为碳材料。开松辊筒4的侧面上的开松针3和另一开松辊筒6的侧面上的另一开松辊筒开松针5呈间位排列,其外端构成侧面的同心圆柱体。均刷装置与两个开松辊筒的距离应不小于各自对应同心圆柱体的半径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柏润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柏润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6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衣架遥控装置
- 下一篇:沼气提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