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滴速调节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6045.0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6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祝秋萍;沈文英;徐文琪;范华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调节器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护理用具领域,涉及一种用于临床静脉输液调节器的保护装置,具体涉及用于预防患者擅自调节输液滴速的保护用品——输液滴速调节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输液治疗中,某些特殊药物、心脏疾患、年老小儿患者等,必须严格控制输液滴速,但在输液治疗中,经常会出现患者擅自调节滴速导致输液过快或过慢的现象,直接影响临床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还将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为了确保护理安全,对上述患者使用输液滴速调节器保护装置十分必要。
目前临床确保输液滴速正确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护士输液后指导,巡视观察输液速度,另一种是使用输液泵。但使用这两种方法各有弊端:患者对输液滴速过快过慢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虽然通过护士指导及巡视观察,但随意调节滴速的情况屡见不鲜;在输液患者较多或夜间护士值班工作量较大时,为了确保输液滴速的正确性,需反复巡视及指导,大大增强了护士的劳动强度;由于护士和患者都能调节滴速,便无法得知引起输液滴速不符的人员,由此造成医疗纠纷;虽然使用输液泵能够确保输液滴速的正确,但是其昂贵的购置费用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而且其操作费时,也大大增加护士的工作量。
鉴于以上弊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用于临床输液中,既能确保患者安全有效输液,又可减轻护士工作强度,避免护患纠纷的方便快捷的输液滴速保护用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缺乏安全有效的控制输液滴速的工具,提供了用于临床输液中,既能确保患者安全有效输液,又可减轻护士工作强度,避免护患纠纷的方便快捷的输液滴速调节器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滴速调节器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和固定件;
所述壳体上设有贯通壳体的开孔;所述壳体包括两个半壳体,所述两个半壳体在一侧相互铰接并形成一个空腔;
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两个半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半壳体上设有半开孔,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半壳体上的半开孔形成所述壳体上的开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半壳体上的半开孔的形状为半圆形,所述两个半开孔形成的开孔的形状为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半壳体形成的空腔的形状为圆柱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腔的形状呈截面为椭圆的圆柱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的开孔贯穿所述圆柱体的两个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包括紧固带和两个弧形扣,所述弧形扣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紧固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弧形扣。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扣的形状呈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滴速调节器保护装置,既能控制调节器的活动,又不影响调节器的开关和输液管输液顺利,固定效果好,能有效防止患者输液过程中擅自调节输液速度;外形圆滑,重量轻,可反复使用;操作简单,使用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阐释。
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滴速调节器保护装置,包括壳体1和固定件2。壳体1上设有开孔3。壳体1包括两个半壳体11和12,两个半壳体在一侧相互铰接,其沿着枢轴旋转并使得壳体1能够开合,两个壳体形成一个可供输液滴速调节器保护装置容纳的空腔。固定件2设于壳体1上,用于将能够开合的壳体1闭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利用了一个壳体将输液滴速调节器保护在其腔内,从而保护了输液滴速调节器;并利用了能够开合的壳体使得输液滴速调节器放入和取出腔内时方便操作。本实用新型输液滴速调节器保护装置,既能控制调节器的活动,又不影响调节器的开关和输液管输液顺利,固定效果好,能有效防止患者输液过程中擅自调节输液速度;并且操作简单,使用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未经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6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咽喉麻醉针
- 下一篇:处理器及由处理器执行硬件数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