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介质单元式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5519.X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03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江长;康乳国;黄震宇;张宏;茆春巍;倪华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质 单元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尤其涉及一种双介质单元式空调。
背景技术
工厂电气室空调机的工作环境和要求与普通的民用空调有很大的不同,作用主要是为电气室的电气设备服务。由于电气室的电器设备比较集中,发热量大,因此要求电气室的温度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以保证各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通常电气室的温度要求常年保持在30℃下,有些电气室甚至要求温度控制在22℃±2℃的范围。所以,发热量较大的电气室空调常年处于制冷运行状态,其能耗占工厂运行能耗成本的比率相当高。
从电气室空调的使用特点来看,在整个运行季节中除夏季环境温度高于电气室温度外,其它季节则大多数情况下环境温度都低于室内电气室温度,特别是在冬季时温差更加明显。在环境温度低于室内电气室温度的情况下,如果能利用冷水来代替空调制冷,能有效降低电气室空调机制冷的能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介质单元式空调,解决现在电气室空调能耗很高的缺陷。
技术方案
一种双介质单元式空调,包括设置在室内的空调内机和室外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内机内上部分贴近空调出风口处增设水冷节能换热器,所述水冷节能换热器的顶端连通循环水出水管,底端连通循环水进水管,所述循环水出水管和循环水进水管与室外的冷却塔连接,在所述循环水进水管上安装有水泵。
所述水泵的功率小于空调压缩机制冷的功率。
所述空调内机内的上部分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空调内机内部空间分成上下两部分,所述水冷节能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隔板上,空调风机的出口与所述空调内机内的上部分空间连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双介质单元式空调在现在的民用普通空调上增加水冷回路,利用冷水回路在外界温度低于电气室内温度时作为普通空调的辅助调节回路,能充分利用外界与室内的温差来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从而大大降低使用普通空调的制冷,减少普通空调压缩机的启动,降低了大量能耗,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空调内机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内机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内机与冷水塔连接示意图。
其中:1-空调内机,2-空调外机,3-水冷节能换热器,4-循环水出水管,5-循环水进水管,6-冷却塔,7-水泵,8-空调出风口,9-隔板,10-空调风机,11-空调回风口,12-空调换热器,13-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为降低能耗,考虑到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现在安装的民用普通空调仍然需要消耗电能,不断启动空调压缩机进行室内降温制冷,而不能利用外界低温这种天然能源,造成能源浪费,能耗高的情况,设计在现在安装的普通空调上增设水冷回路,采用冷水循环进行降温。作为普通空调的有益补充,夏季天热时,仍使用普通空调原有制冷回路降低室温,待其它季节当室外温度低于电气室的室内温度时,增加冷水回路降低室温,可有效降低原空调压缩机的使用,降低能耗。
附图1所示为普通空调的空调内机的示意图,包括空调回风口11,空调换热器12(即蒸发器),冷凝器13,空调风机10,空调出风口8等。
设计一种双介质单元式空调,包括设置在室内的空调内机1和室外的空调外机2,在所述空调内机1内上部分贴近空调出风口8处增设水冷节能换热器3,所述水冷节能换热器3的顶端连通循环水出水管4,底端连通循环水进水管5,所述循环水出水管4和循环水进水管5与室外的冷却塔6连接,在所述循环水进水管5上安装有水泵7。
所述空调内机1内的上部分设置有隔板9,所述隔板9将空调内机1内部空间分成上下两部分,所述水冷节能换热器3设置在所述隔板9上,空调风机10的出口与所述空调内机1内的上部分空间连通。
所述水泵7的功率小于空调压缩机制冷的功率。使用的时候,水泵7的功率远小于空调制冷的功率,能起到空调系统的运行节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55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
- 下一篇:一种负载纳米铁纤维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