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型设备装卸车用简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74876.4 | 申请日: | 2011-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6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熊仕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9/02 | 分类号: | B66F9/02;B66F9/04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 地址: | 564707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重型 设备 装卸 简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型设备装卸车用简易装置,属于大型设备临时卸车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设备的装卸多是采用移动式重型起重机来完成,但配有大型移动式起重机的公司多在中、大型城市,此种现象导致地县级城市(工业不发达地区)很难租赁到200t以上的大型移动起重机,给这类地区的企业装卸重型设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目前采取的办法是向有大型移动式起重机的企业租赁,但此租赁费用非常昂贵,如以2008年赤天化股份尿素车间CO2气提塔更换为例,该设备重达110t,如果采取向就近的泸州租用200t以上的大型起重机则费用需12万元左右。且对外租赁移动式起重机有时还存在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影响设备的装卸进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费用低、操作简单、受地理因素影响小、使用方便的重型设备装卸车用简易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它包括重型设备,在重型设备下方设有两根承重横梁,在每根承重钢梁的端部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刚性支腿和千斤顶,刚性支腿由两节以上的短支腿拼接而成,在千斤顶的端部连接有拼接而成的垫块。
在两根承重横梁之间连接有连接梁,连接梁)连接在承重横梁的两端。
在刚性支腿和千斤顶底部铺设有承重底板。
在承重横梁上,重型设备的两侧分别设有三角木。
刚性支腿由底座、两段以上的高度调整段和横梁放置槎相互拼接构成。
所述的千斤顶为电动液压千斤顶。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重型设备下方设有两根承重横梁,在每根承重钢梁的端部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刚性支腿和千斤顶,刚性支腿由两节以上的短支腿拼接而成,这样在装卸车时就可利用千斤顶和拼接的刚性支腿相互交替承重的方式来完成装卸过程,此种装卸方式受地理条件限制小,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且此套装卸装置还可重复使用,可进一步降低成本。在千斤顶的端部连接有拼接而成的垫块,这样可以缩短千斤顶的行程,确保千斤顶的工作安全系数;在两根承重横梁之间连接有连接梁,连接梁的设置可进一步增加承重横梁的稳定性;在刚性支腿和千斤顶底部铺设有承重底板,承重板的设置可以增加受压面积,增加地面的平整度;在承重横梁上,重型设备的两侧分别设有三角木,三角木的设备可以确保重型设备在横梁上的稳定性;所述的千斤顶为电动液压千斤顶,这样四个千斤顶可以同步工作,确保运行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刚性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装卸重型设备1时,需提醒装车方预留卸车时架设承重横梁的空间,运至目的地后在重型设备1下方放入两根承重横梁2,承重横梁2由型材制得,其的承载力根据所需装卸车设备的重量而确定,最好取最大载荷的1.5倍安全系数。在放置好承重横梁2后,在承重横梁2上重型设备的两侧分别放置三角木8,在两根承重横梁2之间连接连接梁6,连接梁由工字钢制得,通过螺栓连接在承重横梁2的两端,同时在承重横梁2正对的下方设置承重底板7,承重底板7由整块的碳钢板制得。完成以上布置后,在每根承重钢梁2的端部布置相互配合的刚性支腿3和千斤顶4,刚性支腿3由两节以上的短支腿拼接而成,为确保稳定性刚性支腿3由底座、两段以上的高度调整段和横梁放置槎相互拼接构成,具体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 在千斤顶4为电动液压千斤顶,为确保行程和安全,在千斤顶4的端部连接有拼接而成的垫块5。
本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以卸车为例:
1、预留架设承重横梁2的空间
提醒装车方预留卸车时架设承重横梁2的空间,注意设备的重心位置,预留位置一定要是设备适合承重的位置。
2 、组装卸车装置
设备运至目的地后,先架设承重横梁2在合理的承重位置,设备重心必须在两承重横梁2之间,且承重横梁2最好架设在设备重心至设备两端头距离的两个中心位置下部,调整好承重横梁两端的距离,最好两端伸出距离相等,误差不宜超过100mm;承重横梁2安装好后连接梁6。
其次,铺设承重底板7,所在地面应该平实稳定,最好通过土建工程师验算地面的地耐力,两块承重底板7垂直于设备平行分别铺放在量承重横梁2的正下方,确认承重底板7与地面接触面积应大于90%,且两块承重底板7上表面的标高误差与两承重横梁2中心间距的比值不宜大于5%,以防承载时轴向倾斜过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48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电动双油缸液压堆高车货叉总成
- 下一篇:车辆多用千斤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