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74817.7 | 申请日: | 2011-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8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 发明(设计)人: | 裴修祥;苏炎灯;蔡坤妙;邱耀民;陈俊安;林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泓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吴怀权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五***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储电装置,本实用新型尤指一种能改善现有极耳结构与电极结构的接合工艺中,外缘所包覆的塑化金属保护膜及极耳容易产生裂损情况的储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材料科学的演进与技术的纯熟,锂电池已可作为高耗电的电子装置或机械装置的供电电源,且在众多锂电池种类之中,以非水电解液二次锂电池更能提供较大的供电量与储电量,更符合较大耗电量的需求,然而,无论哪一种锂电池结构,其极耳结构与电极结构的接合过程中,皆易导致极耳或电芯模块外缘所包覆的塑化金属保护膜产生裂损的情况,从而导致漏液的情况发生,请搭配参照图1,为现有电芯模块与极耳的构件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的储电装置10,主要具有一电芯模块101以及一电极(本图未示),其中,电芯模块101具有正极作用层与负极作用层等组成结构,以进行储蓄电能或供给电能的作用,而电芯模块101内的各作用层接合后,于电芯模块101的侧缘延伸成形有一极耳位1011,以供与一极耳102熔接组设,实施时,极耳位1011与极耳102借助熔接产生接合,而所述的熔接是采用如超声波熔接或高周波熔接等方法,当熔接完成后,电芯模块101内所储蓄的电能,便可通过极耳102将电能传递至电极(本图未示)上,并请搭配参照图2,为现有电芯模块与极耳的实施示意图,承上所述,熔接完成后的极耳102,仍需进行多次的弯折作业,以缩减制成后的体积,如图中所示的A,该多次弯折的极耳102,虽在体积上产生了变化,却易使其产生裂损,甚至因此毁损,进而影响到储电装置10制成后的工作效能,且电芯模块101与极耳102产生熔接后,电芯模块101外缘所包覆的一塑化金属保护膜1012,也覆盖于极耳102外缘,如此,多次的弯折也容易使塑化金属保护膜1012产生裂损,而影响保护的效果;再者,现今大多的储电装置10结构,皆以全极耳结构为主,此种结构也导致储电装置10进行电解液渗入步骤时,电解液无法较快速的渗入电芯模块101内,且全极耳结构所使用的极耳材料相对较多,进而导致制造成本的提高,据此,若能针对现有储电装置的结构进行适度的改良,必能改善现有电芯模块101与极耳102熔接后,于后续工艺容易产生裂损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发明人依据多年来,从事相关产品研发的经验,针对现有储电装置的结构及其极耳结构与电极结构接合时的实施方式,进行相关的分析及研究,期能设计出解决上述的储电装置,缘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善现有极耳结构与电极结构接合过程中,外缘所包覆的塑化金属保护膜及极耳容易产生裂损情况的储电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电装置,包含有:
一上盖体,具有一电极;
一下盖体,有一容置空间,该下盖体可与该上盖体产生组设,该容置空间呈封闭状;
一个电芯模块,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之中,该电芯模块侧缘成形有极耳接合部,该极耳接合部与极耳的一端产生接合,而该极耳的另一端延伸形成一弯折状的极耳电连接部;
其中,该极耳电连接部贴覆于该电极上,并与该电极产生电连接。
该上盖体的电极为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
该电极的一端形成有一桥接部,该桥接部的另一端成形有一电极电连接部,且该桥接部与该极耳电连接部电连接。
该上盖体有一泄压部。
该容置空间可依该电芯模块的大小进行适当改变,较佳该容置空间尺寸略大于该电芯模块的大小。
该储电装置具有两组以上的电芯模块。
各该电芯模块呈并联的连接方式。
各该电芯模块呈串联的连接方式。
该极耳与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组设时,略倾一角度。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称的储电装置,主要具有一上盖体、一电芯模块以及一下盖体,其中,电芯模块的两侧分别局部成形有一极耳接合部,供与一极耳熔接,当极耳接合部与极耳熔接完成,极耳仅需平置或以略倾的形态,再将极耳所成形的一电连接部产生一次弯折,便可与上盖体的其中一电极产生电连接,借此,以避免以往研制储电装置时,极耳需进行多次的弯折作业,才可与电极产生电连接,进而导致极耳或外缘所包覆的塑化金属保护膜容易产生裂损等情况发生。
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更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芯模块与极耳的构件示意图。
图2,为现有电芯模块与极耳的实施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泓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泓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48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门快速试压装置
- 下一篇:开关柜无线及光纤综合温度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