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日盲型充气紫外光电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74471.0 | 申请日: | 201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9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夏;胡海城;唐勇;毕竞;邱祚良;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J40/04 | 分类号: | H01J40/04;H01J40/06;H01J40/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严志平 |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日盲型 充气 紫外 光电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紫外探测器,具体为紫外探测器的敏感元件,即一种具有日盲性能的充气紫外光电管。
背景技术
火焰的辐射是具有离散光谱的气体辐射和伴有连续光谱的固体辐射,其波长在0.1μm~10μm或更宽的范围,为了避免其他信号的干扰,常利用波长小于300nm的紫外辐射,或者火焰中特有的波长在4.4μm附近的CO2辐射光谱作为探测信号。紫外线传感器只对185nm~260nm狭窄范围内的紫外辐射进行响应,而对其它频谱范围的光线不敏感,利用它可以对火焰中的紫外辐射进行检测。到达大气层下的地面的太阳光和非透紫材料作为玻壳的电光源发出的光波长均大于300nm,故火焰探测的220nm~280nm中紫外波段属太阳光谱盲区(日盲区)。紫外火焰探测技术,使系统避开了最强大的自然光源太阳造成的复杂背景,使得在系统中信息处理的负担大为减轻,所以可靠性较高,加之它是光子检测手段,因而信噪比高,具有极微弱信号检测能力,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反应时间极快的特点。与红外探测器相比,紫外探测器更为可靠,且具有高灵敏度、高输出、高响应速度和应用线路简单等特点,因而作为紫外探测器的敏感元件的充气紫外光电管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燃烧监控、火灾自报警、放电检测、紫外线检测、及紫外线光电控制装置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到达大气层下地面的太阳光和非透紫材料作为玻壳的电光源发出的光波引起的误报,具有日盲性能,同时满足顶进光与侧进光两种探测方式,便于安装的充气紫外光电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日盲型充气紫外光电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柱、阴极、阳极和玻璃管壳,所述的芯柱包括玻璃底座、金属支杆和排气管,金属支杆穿过玻璃底座并固定在玻璃底座上,而排气管则设置在玻璃底座的中心部位,所述的阳极和阴极固定在芯柱的金属支杆顶部,且阳极和阴极在竖直方向上平行设置,此外,上述的玻璃管壳与芯柱的玻璃底座封接固定。
所述的玻璃管壳与所述的芯柱的玻璃底座通过火头封接。
所述的金属支杆为四根,周向均匀布置,阴极固定在相邻的两根金属支杆上,阳极固定在另两根相邻的金属支杆上。
所述的阴极和阳极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在金属支杆上。
所述的阴极和阳极与芯柱的玻璃底座的水平面呈45°夹角。
所述的阴极3和阳极2的材料为只对波长短于260nm的紫外线辐射产生光电效应的金属镍。
所述的玻璃管壳的材料为能透过185nm紫外线辐射的钼组透紫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阴极和阳极是只对185nm~260nm光谱范围的紫外线辐射产生光电效应,因而对到达大气层下地面的太阳光和非透紫材料作为玻壳的电光源发出的光波没有响应,可靠性及信噪比高,具有日盲性,而且阴极和阳极成平行状态并与水平面呈45°角,同时具有探测顶进光和侧进光能力,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芯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
1、玻璃管壳 2、阳极 3、阴极 4、芯柱
5、金属支杆 6、玻璃底座 7、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芯柱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日盲型充气紫外光电管,包括芯柱4、阴极3、阳极2和玻璃管壳1,所述的芯柱4包括玻璃底座6、金属支杆5和排气管7,金属支杆7为四根,周向均匀布置,且金属支杆4穿过玻璃底座6并固定在玻璃底座6上,所述的阴极3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在相邻的两根金属支杆顶部,而阳极2则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在另两根相邻的金属支杆顶部,且所述的阳极2和阴极3在竖直方向上平行,而所述的阴极3和阳极2还与芯柱4的玻璃底座6的水平面呈45°夹角,而排气管7则设置在玻璃底座6的中心部位,所述的阳极和阴极固定在芯柱的金属支杆顶部,且,此外,上述的玻璃管壳与芯柱的玻璃底座通过火头封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44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数管
- 下一篇:一种耦合腔行波管的极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