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汽车背门涂装电泳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4291.2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2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徐中琼;欧丽华;谭天恒;刘作梁;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3/00 | 分类号: | C25D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汽车 背门涂装 电泳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涂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汽车背门涂装电泳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微车背门涂装电泳工装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所示微车背门涂装电泳工装由抬具把手1、压紧块2、支承块3、螺母4组成,该传统微车背门涂装电泳工装安装在背门中间的锁孔部位,防止背门关闭,由于微车背门沉重,该安装方式容易造成微车电泳涂装后背门变形。
图2所示为缓冲垫,微车车体进入前处理电泳前,在背门的两侧各安装一个缓冲垫防止背门关闭,此种方式微车背门不易变形,但成本高,缓冲垫为橡胶制品,经高温烘烤后变形,不能重复使用,且缓冲垫安装处电泳漆膜不平整,喷漆后属于外露表面,影响外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微型汽车背门涂装电泳工装,利用微车尾裙板水平面上的圆形安装孔和垂直面的方形安装孔进行安装,以防止微车背门在前处理电泳过程中关闭和产生变形。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汽车背门涂装电泳工装, 包括支撑架、支撑杆、U型卡扣和限位柱,所述支撑架的上端水平向后弯折,并与支撑杆垂直焊接,所述U型卡扣焊接在支撑架的后下端,且U型卡扣的开口垂直向下,所述限位柱垂直设置在支撑架的前下端,限位柱上端设置有支撑台阶。
所述支撑架包括呈“人”字型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水平焊接有连接杆,使背门涂装电泳工装在使用过程中受力均匀,不易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上端水平向后弯折部分与支撑杆位于同一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解决了微车背门在前处理电泳过程中关闭和产生变形的问题,保证了车身外观美观,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适用于多种车型在同一条涂装生产线生产时共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微车背门涂装电泳工装的示意图;
图2 是现有缓冲垫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微型汽车背门涂装电泳工装的示意图;
图4 是图3使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所示的一种微型汽车背门涂装电泳工装,由支撑架6、支撑杆5、U型卡扣8和限位柱7组成,支撑架6由第一支撑杆6a、第二支撑杆6c和连接杆6b组成,第一支撑杆6a和第二支撑杆6c焊接连接呈“人”字型,连接杆6b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支撑杆6a和第二支撑杆6c上。支撑架6的上端水平向后弯折与支撑杆5垂直焊接,且支撑架6上端水平向后弯折部分与支撑杆5位于同一平面内,支撑杆5为圆柱状,使支撑杆5与背门10为线性接触。U型卡扣8焊接在支撑架5的后下端,且U型卡扣8的开口垂直向下,限位柱7垂直焊接在支撑架5的前下端,限位柱7上端焊接有支撑台阶7a。
使用时,如图4所示微型汽车背门涂装电泳工装使用时,将限位柱7装入尾裙板9水平面圆形安装孔中,同时将U型卡扣卡在尾裙板9垂直面方形安装孔中,然后将背门10轻靠在支撑杆5上。背门10两侧同时安装进行限位,在支撑微车沉重背门10的同时,使背门10在电泳过程中受力均匀且不易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42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位移传感器标定装置
- 下一篇:具有不同功能层的复合材料防弹板及防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