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73474.2 | 申请日: | 201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0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 发明(设计)人: | 马祥;佘福斌;莫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扬建材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1F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 地址: | 22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钢筋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涉及地下装配化混凝土箱涵管道中连接接口的设计,属于管道连接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的市政公用管道主要是用混凝土管,具有:原材料便宜、生产简单,价格低;混凝土管刚度大,在车辆往复加压过程中,不产生变形, 不会破坏道路路面功能的使用性能;混凝土制品是低能耗少污染产品,对环境无害;混凝土制品耐久性好,使用年限长。
箱形钢筋混凝土涵管也称为方形钢筋混凝土涵管(简称为“箱涵”或“方涵”),因其管子断面形状为矩形或正方形而得名。
箱形管道可以根据工程的地理环境等各项条件,合理地调整箱涵的宽度和高度,满足输送介质的流量要求和合理地占用地下空间。而圆形断面的管道不具备这样的优点,在大型地下管道中,同等流量条件下,圆形管道与箱型管道相比,会占用更多的空间,开挖更多的土方。
作为市政公用管道的套管,如使用箱涵,因其内断面为直壁方形,在侧壁上安装支架,排放电缆或给水、热力等管道,简单方便,空间利用率高。
由于箱涵有这些独特的优点,随着国力的增长,箱涵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箱涵在我国是发展中的产品,还存在不足。比如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施工中需连接成整体成为管道,原箱涵连接的接口多是刚性的平口的连接或刚性的企口连接。
平口型接口或企口型接口的连接填料使用的是水泥砂浆填料、膨胀水泥填料或石棉水泥填料,这三种填料都是刚性填料,当箱涵间发生相对位移或转角时,接口掰开、密封填料被拉裂,密封受到破坏,管道输送介质从接口处发生渗漏,管道的使用功能受到影响。
还有现有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外轮廓角大都为边长的小八字角,只能用于开槽施工方法。随着城市发展,交通对城市的影响增大,在城市管道施工中要求采用对交通影响较小的顶进法施工,但小八字角的结构不适应顶进法施工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涵之间通过柔性连接形成管道、且可采用顶进法加工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箱涵本体,所述箱涵本体的一端设承口、另一端设插口,所述承口端外套设有一部处于承口端外的钢圈,所述钢圈内圆与承口端外圆之间设从两者间隙处向外延伸出的柔性密封接口;所述箱涵本体截面为方形,方形截面中外侧相邻两边圆角过渡。
所述柔性密封接口的外端部处于钢圈外端部之内。
所述承口内圆和插口外圆的连接处设有膨胀胶圈。
所述承口内圆和插口外圆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泥槽。
所述插口端部设安装胶圈的胶圈槽。
所述插口端部设凸出的加强钢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把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的接口设计成钢承口,在钢承口内采用橡胶圈柔性密封接口,通过柔性密封接口实现各箱涵的柔性连接;且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密封性能的不同要求,增加膨胀胶圈和密封胶泥槽等密封件,以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环境的使用;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箱涵的刚性连接,提高了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管道的密封性、允许管道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管道不被破坏,提高了管道运行的安全性;2)本实用新型把箱涵的外廓边角从直角或八字角改为圆弧角,使箱涵可在顶进法施工中使用,为城市中市政管道大量应用箱涵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4是本实用新型各种结构形式的插口示意图。
图5、6、7、8是本实用新型各种结构形式的承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箱涵本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传统箱涵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插口、2为承口、3为钢圈、4为胶圈槽、5为加强钢圈、6为膨胀胶圈、7为密封胶泥槽、8为边、9为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箱涵本体和设置在箱涵本体两侧的承口2和插口1,所述承口2包括内凹的钢圈3,钢圈3处套设有和钢圈3紧密贴合的柔性密封接口,所述插口1和所述承口2对应。
如图2、图3、图4所示的几种插口形式:其中图2 所示插口1为带胶圈槽4的插口,图3 所示插口1端部安装有钢制加强圈5,图5所示插口为斜坡形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扬建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扬建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34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