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收细粉颗粒干燥成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3175.9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4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佳和日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0 | 分类号: | F26B25/00;F26B1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颗粒 干燥 成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粉生产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颗粒干燥成型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现在大部分日化企业在洗衣粉制粒、细粉回塔的工艺如下:洗衣粉料浆通过高压泵喷出料浆颗粒,在塔内料浆颗粒下落过程中,干燥塔中部有高温热风通过塔身进入喷粉干燥塔内,热风在干燥塔内的运行轨迹为自下而上至塔顶出风口,通过对流传热使料浆颗粒干燥成型,最终使料浆形成空心颗粒状的合格洗衣粉基粉,热风从塔顶出风口出来后经2台旋风除尘分离器的沉降后至尾气风机排出。喷粉干燥塔排出来的尾气所带出的细粉经过布袋除尘器(或旋风除尘分离器)进行细粉沉降,沉降下来的洗衣粉细粉通过反吹风机和文丘里管吹进喷粉干燥塔内回收细粉(如图1所示)。由于反吹风机、文丘里管吹入的是冷风,对喷粉干燥塔内的热风和料浆颗粒所形成的层流状态进行了干扰,使其层流体发生了改变,形成了紊流现象,加上冷风的不断吹入,使塔内温度下降,造成塔内热交换能力不足,一方面影响到产品质量,造成产品含水率升高,空心颗粒破碎率高,粉体流动性差;另一方面造成风管、沉降设备容易堵塞物料和塔内壁挂粉严重,需经常停产疏通清理管道并进行扫塔工作。随着企业规模的提高,产品产量也随之提高,反吹风机的风量和功率也相应增加(或者需增加反吹风机和文丘里管的数量),对喷粉塔内的干燥影响更加严重。
对于塔内热交换能力不足的问题,操作人员如果采用开大尾气风机,开快燃煤炉炉排提高炉温来加大塔内的热风量,虽然可以提高塔内的热交换温度,但若操作不当会使洗衣粉烧焦变色,影响产品白度指标,另外也消耗能源;若通过减小反吹风机功率,降低反吹风机进风量的话,细粉沉降则无法及时排出,导致管内积粉堵塞,给操作人员带来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收细粉颗粒干燥成型系统,用于使喷粉干燥塔内热交换更加稳定,控制产品含水率,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收细粉颗粒干燥成型系统,包括喷粉干燥塔、连接喷粉干燥塔塔顶的旋风除尘器、以及设在喷粉干燥塔塔底的皮带运输机,在旋风除尘器落粉口设有下行风管,所述风管连通到一个细粉回收管,所述细粉回收管落粉口设于皮带运输机上方。
本实用新型采用风管替代反吹风机、文丘里管进行细粉沉降和收集,所述风管的数量对应所述旋风除尘器的数量,即每个旋风除尘器下方落粉口连接一个风管,所述风管集中到一个细粉回收管进行收集。所述细粉回收管竖直设置,使粉料自然下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细粉回收管采用布袋软连接,便于洗衣粉品种转换时的清理;所述细粉回收管还设有观察孔,便于观察细粉落料或堵塞情况,便于及时清除积料确保下料畅通无阻。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收细粉颗粒干燥成型系统解决了使用反吹风机和文丘里管排入冷风使干燥塔内热交换能力不足致使产品含水率高、颗粒度差和粉体流动较差等问题,解决了洗衣粉生产制造中的原细粉回塔工艺所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和生产操作难以控制的难题,同时达到节能减排将能耗、稳定质量增效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将收集的细粉直接落入塔底皮带输送机上进入后配料生产系统,绕开喷粉干燥塔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了对喷粉干燥塔层流体的干扰。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投用,不仅节省了反吹风机、文丘里管等设备和能耗的费用,而且将24小时运转200KW功率的尾气风机(主要设备)由原来的50Hz下降并稳定在30~32Hz范围内,大大地节约了电能的消耗,达到了节能减排降能耗、稳定质量增效益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制粒、细粉回塔所采用的系统;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收细粉颗粒干燥成型系统,包括喷粉干燥塔1、旋风除尘器2、皮带输送机3、风管4、细粉回收管5。喷粉干燥塔1塔顶经管道连接到旋风除尘器2,该系统采用两级旋风除尘器设置,第一个旋风除尘器的排气口在进入第二个旋风除尘器的进气口进一步分离细粉。两个旋风除尘器2下端的落粉口分别连接两根风管4,风管4再汇聚到一根竖直放置的细粉回收管5,细粉回收管5下端出口位于皮带输送机3的上方,细粉则通过细粉回收管5落入塔底皮带输送机3内,进入后配料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佳和日化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佳和日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31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