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智能无功补偿综合配电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2720.2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6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润世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H02J3/18;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吴立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智能 无功 补偿 综合 配电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低压智能无功补偿综合配电箱,属于低压配电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配电台区的进出线控制、电表计量及无功补偿部分基本上都是安装在不同的配电箱中,体积大,安装繁琐,且使用传统式的无功补偿:我国目前低压无功补偿系统都是由智能无功控制器、熔丝或微断、晶闸管复合开关或接触器、热继电器、指示灯、低压电力电容器多种分散器件组装而成;装置体积大、功耗高、安装维护繁琐、故障自检功能不完善,且不具备配电变压器监测功能;急需一种集上述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配电箱,以适应技术发展及方便安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进出线控制、电表计量和无功补偿于一体的智能综合配电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低压智能无功补偿综合配电箱,包括:配变终端、三相数显电测表、智能电表、隔离开关QS1、避雷器F1、F2、F3、低压电流互感器TAa、TAb、TAc、断路器QF1、QF2、QF3、低压智能电容器C1、C2、C3、熔断器FU1、FU2、FU3、二次电流互感器CT1、CT2、CT3;
低压智能无功补偿综合配电箱的电路结构为:隔离开关QS1的进线端为配电箱进线端,隔离开关QS1的出线端Ua、Ub、Uc分别串接低压电流互感器TAa、TAb、TAc后与断路器QF1的进线端相连,隔离开关QS1的出线端Ua、Ub、Uc分别与避雷器F1、F2、F3相连;断路器QF2的进线端和断路器QF3的进线端并接后与断路器QF1的进线端相连;所述断路器QF1的出线端为配电箱第一出线端Q1,所述断路器QF2的出线端为配电箱第二出线端Q2;所述断路器QF3的出线端分别与低压智能电容器C1、C2、C3的电源端相连。
所述断路器QF3的三相进线端分别串接熔断器FU1、FU2、FU3后与配变终端的电源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低压电流互感器TAa、TAb、TAc的输出端分别串接二次电流互感器CT1、CT2、CT3后与配变终端的互感器电流信号输入端相连;
三相数显电测表的电源信号输入端和智能电表的电源信号输入端并接后与配变终端的电源信号输入端相连,三相数显电测表的互感器电流信号输入端和智能电表的互感器电流信号输入端并接后与配变终端的互感器电流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二次电流互感器CT1、CT2、CT3的输出端分别与低压智能电容器C1的电流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低压智能电容器C2的电流信号输入端和低压智能电容器C3电流信号输入端并接后与二次电流互感器CT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低压智能电容器C1的通讯端并接低压智能电容器C2的通讯端和低压智能电容器C3的通讯端后与配变终端的通讯端相连。
所述配变终端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无线网络同配电监控中心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一、功能多样化:本实用新型集自动无功补偿功能、电能质量监测功能、配变工况监测功能和考核计量功能与一体,产品高度集成,功能强大。
二、安装维修方便:箱体内各元件采用插拔式组装,电容器之间可以组网,可根据台变无功需量进行扩展,且扩展更换方便;装置导线、接点和器件损耗大为减少,降低了设备本身能耗,同时降低了箱内运行温度,提高了运行可靠性。
三、完整的自诊断功能:低压智能电容器的中央处理器对各台电容器的体表温度和三相电流、电压进行测量,进而实现过压、欠压、断相、短路、过流、欠流、漏电流、三相不平衡、开关故障、过谐波、过温度等保护功能;完整的自诊断功能减少了用户的运行巡视工作量和方便对设备故障的自行查找和处理。
四、便于实现远程管理:配变终端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进行遥测遥调,从而实现遥测、遥信、远方读表、数据采集、异常信息主动上报等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次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配变终端、2为三相数显电测表、3为智能电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润世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润世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27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控制柜半导体除湿器
- 下一篇:摇臂式汽车试验用换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