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电源输出短路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2682.0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0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马贵芹;焦传君;王利国;薛丽霞;任安新;赵兴刚;刘伟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贵芹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中***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电源 输出 短路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电源保护装置,特别涉及直流电源输出短路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操作直流电源时,不小心经常把输出搞短路,对于没有输出短路保护的电源很容易损坏,不但耽误工作而且造成经济损失。纵观市面上的各种直流电源,有的是用PWM脉宽调制集成电路制作,有的是用纯分立元件制作,但不管哪种电源电路,大多数没有设置专门的输出短路保护,这给使用留下了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直流电源输出短路保护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干簧管、双向可控硅、交流继电器、复位按钮组成,在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引线连接干簧管作为正极输出端,直流电源的负极输出引线直接连接负载;所述的干簧管的一对常开接点管脚焊接出两根引线,一根接到直流电源的交流输入端的火线上,另一根接到双向可控硅的门极G触发电路上;在直流电源交流输入端的火线与零线之间串接交流继电器、双向可控硅和复位按钮,继电器的一对常开接点并接在可控硅的两个阳极上,继电器的另一对常闭接点串接在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
上述的双向可控硅的门极G触发电路上串接电位器和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路简单、成本低廉、灵敏度高的保护电路,可和任何直流电源对接,安装在没有输出短路保护的直流电源上作为过载和短路保护。如果安装在有输出短路保护的直流电源上,可作为后备保护。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干簧管GH、双向可控硅SCR、交流继电器KM、复位按钮FA、负载Rfz、电位器RW和电阻R。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干簧管GH、双向可控硅SCR、交流继电器KM、复位按钮FA组成,在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引线在干簧管GH上绕20匝后再作为正极输出端。绕在干簧管上的匝数多少决定输出短路时保护电流大小。关系是:匝数少,保护电流大;反之,保护电流小,可根据使用的直流电源输出容量确定;直流电源的负极输出引线直接连接负载Rfz;所述的干簧管GH的一对常开接点管脚焊接出两根引线,一根接到直流电源的交流输入端的火线上,另一根接到双向可控硅SCR的门极G触发电路上;在直流电源交流输入端的火线与零线之间串接交流继电器KM、双向可控硅SCR和复位按钮FA,继电器KM的一对常开接点KM1并接在可控硅的第一阳极T1和第二阳极T2上,继电器KM的另一对常闭接点KM2串接在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
上述的双向可控硅SCR的门极G触发电路上串接电位器RW和电阻R,用可控硅SCR控制交流继电器KM,用干簧管GH串联电位器RW来触发可控硅,调节电位器RW即可调节短路保护电流值。
工作过程:当直流电源输出端负载Rfz发生短路时,绕在干簧管上的线圈产生的强电磁场使干簧管GH的常开接点闭合,接通可控硅门极G电路,触发电流通过电阻R、电位器RW及触发二极管DB3加到门极G上使其导通,从而接通继电器KM线圈的电源使其动作,其常闭节点KM2瞬间断开输出端,切断短路电流。与此同时,继电器常开接点KM1瞬时闭合,把双向可控硅SCR短接,使继电器实现自保持。只有把输出端负载短路故障排除并按一下复位按钮FA,切断交流继电器的电源,继电器返回,其常闭节点KM2返回,直流电源才能正常恢复工作。让继电器实现自保持的目的是防止保护电路发生振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贵芹,未经马贵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26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