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挖耳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2485.9 | 申请日: | 201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5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斐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A61B1/227;A61B1/04;A61B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19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 挖耳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挖耳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视挖耳勺。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耳道清理工具多为金属、塑料类挖耳勺或竹木制棉签类。利用传统耳道清理工具,使用者无法直接清楚观察耳道内部状况,对耳道内的异物、病变等情况无法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同时在使用传统耳道清理工具进行耳道清理时,主要凭借使用者的感觉或依靠他人协助进行,虽然可以清理耳内分泌物或异物,但因不能准确观察耳道内异物或分泌物情况,多有清理不及时、不彻底,而且在清理过程中易误伤耳内器官,从而导致听力损伤,给耳道健康及听力安全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挖耳勺,以解决现有设备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视挖耳勺,包括挖耳勺本体及笔尖式护套,挖耳勺本体与笔尖式护套螺纹连接;所述的挖耳勺本体由照明手柄、清理探杆、镜头套及摄像头构成,摄像头位于清理探杆内部,并置于镜头套后;清理探头位于清理探杆前端外部;发光二极管位于照明手柄内部且在清理探杆末端处;USB数据传输端口位于照明手柄末端内部;内部数据传输线位于照明手柄和清理探杆内部导线槽中,与摄像头和数据传输USB端口连接;外部数据线一端连接至USB数据传输端口,另一端预留,用于连接外围设备。
上述的可视挖耳勺,其所述清理探杆中空设置导线槽。
上述的可视挖耳勺,其所述清理探杆为透明材料,透光率不低于88%。
上述的可视挖耳勺,其所述清理探头为半球体。
上述的可视挖耳勺,其所述照明手柄外表层为磨砂防滑结构,内部设导线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通过摄像头可以清晰准确的观察到耳道内部结构及耳垢、异物、病情等情况。
2、发光二极管提供照明,摄像头采光条件良好,影像清晰。
3、二极管位于照明手柄内部,减小了清理探杆直径,整体结构紧凑合理。
4、采用国际通用的USB端口进行数据传输,使用范围相对广泛。
5、对摄像头及清理探杆保护效果好,且可兼作多重手写触摸屏设备之手写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各附图标号详解:1.镜头套 2.摄像头 3.清理探杆
4.发光二极管 5.照明手柄 6.导线槽 7.内部数据传输线 8.USB数据传输端口 9.清理探头 10.外部数据线 11. 笔尖式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视挖耳勺,包括挖耳勺本体及笔尖式护套(11),挖耳勺本体与笔尖式护套(11)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挖耳勺本体由照明手柄(5)、清理探杆(3)、镜头套(1)及摄像头(2)构成,摄像头(2)位于清理探杆(3)内部,并置于镜头套(1)后;清理探头(9)位于清理探杆(3)前端外部;发光二极管(4)位于照明手柄(5)内部且在清理探杆(3)末端处;USB数据传输端口(8)位于照明手柄(5)末端内部;内部数据传输线(7)位于照明手柄(5)和清理探杆(3)内部导线槽(6)中,与摄像头(2)和数据传输USB端口(8)连接;外部数据线(10)一端连接至USB数据传输端口(8),另一端预留,用于连接外围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照明及摄像头工作所需电力由外部视频设备提供。摄像头照明光源由发光二极管提供。
主要使用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清理耳道时,将本新型的笔尖式护套打开,取出清理探杆,将外部数据线一端与手柄上的USB数据传输端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外部视频显示设备相连接,打开外部视频设备后,照明及摄像头即可正常工作,将清理探头伸入耳道内,耳道内情况即可清晰的显示在外部视频设备,从而引导使用者安全的进行耳道清理或观察耳内情况。
第二种,做为触摸屏手写笔时,将本新型的笔尖式护套与照明手柄通过螺纹可靠连接,照明手柄构成笔杆,笔尖式护套前端构成笔尖,从而做为触摸屏手写笔使用。
凡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核心的情况下做出的简单的变形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斐,未经王文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24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