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呼吸机管道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72379.0 | 申请日: | 201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7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智;何蕾;赵庆华;马焕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 |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呼吸机管道。
背景技术
医院里的呼吸机,在给患者使用时,由于呼吸机管道前端的气管及插管质量较大,一方面,其只能以患者皮肤为支撑,支撑不牢固,且容易给患者胸部造成一定的压迫感,容易对患者皮肤造成损伤;另一方面,一旦给患者插好呼吸机气管插管之后,就需要患者保持一定躺姿不动以保持气管插管的角度,患者轻微的转动头部就有可能由于气管插管的重力作用导致脱管,从而导致患者呼吸不畅或窒息,给患者的后续治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患者皮肤不受损、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呼吸机管道。
本实用新型呼吸机管道,包括呼气管、吸气管、缓冲管、气管插管,呼气管和吸气管均与缓冲管的一端相连通,缓冲管的另一端与气管插管相连通,还包括气囊托,气囊托上设有充放气阀门,所述气囊托活动连接在缓冲管上。
本实用新型呼吸机管道,其中所述气囊托包括挂环,所述挂环与气囊托相连通,气囊托通过挂环活动环绕在缓冲管上。采用这种结构,使得在气囊托位置确定后,给气囊托充气时挂环内也充满气体,从而可以使得挂环紧贴缓冲管环绕固定。
本实用新型呼吸机管道,其中所述气囊托由橡胶材料制成。气囊托采用橡胶材料附着力较好,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呼吸机管道,在现有呼吸机管道的基础上增设了可以充气放气的气囊托支撑结构,从而通过柔软气囊托支撑固定较重呼吸机管道,增加患者皮肤的受力面积,减少管道对患者皮肤的压力伤害,且能够通过气囊托的支撑固定作用保持气管插管的角度,以防止脱管、弯管等现象的发生,从而使得患者头部面部不必处于过度绷紧状态,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压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呼吸机管道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呼吸机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呼吸机管道,包括呼气管1、吸气管2、缓冲管3、气管插管4,呼气管1和吸气管2均与缓冲管3的一端相连通,缓冲管3的另一端与气管插管4相连通,还包括气囊托5,气囊托5上设有充放气阀门6,以实现对气囊托5进行充气放气,气囊托5包括挂环7,挂环7与气囊托5相连通,气囊托5通过挂环7活动环绕在缓冲管3上,气囊托5由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呼吸机管道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将呼吸机管道放置好之后,首先给气囊托5放气,则挂环7处于松弛状态,此时根据患者体型调整挂环7在缓冲管3上的位置以将气囊托5支撑在患者身上合适位置,然后利用病房里墙壁上悬挂的氧气机管道给气囊托5充气到合适大小即可。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23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混合机动力传输混合装置
- 下一篇:插针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