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簸箕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72338.1 | 申请日: | 2011-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5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赵艺钧;张宁;陶冶;王冠云;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7L13/52 | 分类号: | A47L13/5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簸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扫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随时清扫的新型簸箕。
背景技术
清扫是人们经常要做的事情,通常人们是将垃圾集中清扫到某个位置后,再使用簸箕等工具收集起来倒入垃圾桶。人们要使用簸箕时,会将簸箕取出来再使用,但是,人们往往需要随时清扫,所以目前广泛使用的簸箕存在不方便随时清扫的不足。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710310U ,授权公告日2011年1月19日,公开了一种簸箕,包含主体和手柄,所述主体包含底面、左、右侧壁和后壁,后壁与手柄相连,所述主体还包含一盖子,盖子与后壁的顶边活动连接。该实用新型具有构造简单,可以防风的特点。该发明的不足之处是,不方便随时清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簸箕的不方便随时清扫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随时清扫的新型簸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簸箕,包括簸箕斗,还包括一个固定簸箕斗的固定架,所述簸箕斗由一个底面以及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构成,所述固定架至少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固定板,簸箕斗与固定架可拆卸连接。固定架的设置用于固定放置簸箕斗。由于簸箕斗的两个侧面相互垂直,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簸箕可以放置在人们居住或者工作的房间的直角形的墙角部位,方便人们随时清扫。
作为优化,所述簸箕斗的侧面和固定架的固定板上分别设有极性相反的片状磁铁。磁铁的设置方便将本实用新型的簸箕吸附固定放置于固定架上,并且操作简单,方便。
作为上述方案的替代方案,所述簸箕斗的侧面上设置有卡勾,所述固定架的固定板上设有与卡勾相对应的竖直卡槽。卡勾与卡槽的设置是用于将本实用新型的簸箕更好的固定放置于固定架上。
作为优化,在簸箕斗两个相互垂直侧面的拐角处设有竖直的长形把手。把手的设置,方便人们清扫时的抓握。
作为优化,所述簸箕斗底面为四分之一圆,底面的边沿为圆弧形。该设计使得簸箕斗的底面面积较大,可以收纳更多的垃圾。
作为上述方案的替代方案,所述簸箕斗的底面为直角三角形,底面的边沿为直线形。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方便随时清扫;(2)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把手1、簸箕斗2、磁铁3、固定架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新型簸箕,包括簸箕斗2,还包括一个固定簸箕斗2的固定架4,所述簸箕斗2由一个底面以及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构成,所述固定架4至少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固定板,簸箕斗2与固定架4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架4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三角形侧面。如图2所示,所述簸箕斗2的侧面和固定架4的固定板上分别设有极性相反的片状磁铁3,本实施例中磁铁为L形片状磁铁。作为上述方案的替代方案,所述簸箕斗2的侧面上设置有卡勾,所述固定架4的固定板上设有与卡勾相对应的竖直卡槽,卡槽由螺钉固定于固定板上。簸箕斗2,卡槽采用工业塑料材料,为模具成型。在簸箕斗2两个相互垂直侧面的拐角处设有竖直的长形把手1,把手1采用木质材料。所述簸箕斗2的底面为四分之一圆,底面的边沿为圆弧形。所述簸箕斗2的底面也可以为直角三角形,底面的边沿为直线形。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底面为四分之一圆。
先将固定架4用螺钉固定于墙角处 ,将本实用新型的簸箕斗2侧面上的片状磁铁3对准设置于墙角的墙体上的固定架4上的片状磁铁3上,本实用新型的簸箕就固定在了墙角处。将垃圾清扫到放置于墙角的簸箕斗2内,抓着把手1,将垃圾倾倒入垃圾桶中,然后将本实用新型的簸箕再次固定到固定架4上。需要清扫时可以随时将垃圾扫入本实用新型的簸箕斗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23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