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公路运输车的平衡轴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1673.X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2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谢达明;杨昂;吴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瑞联合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4 | 分类号: | B60G21/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公路 运输车 平衡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公路运输车的底盘系统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公路运输车的平衡轴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公路运输车的底盘系统制造技术领域,公路运输车平衡悬架系统的核心部件为平衡轴总成,大多数为断开式平衡悬架的平衡轴总成。现有技术中的平衡轴及平衡连接轴大部分为整体贯通式,由于这种贯通性,使得平衡轴总成重量加大,传动轴跳动间距小,互换性差,汽车经济性不好,维修费用高。传统平衡悬架内部为复合衬套,其复合衬套为铜套、球面轴承等,采用润滑脂和重负荷齿轮油润滑,其维修费用较高,对平衡悬架整体及其它件冲击性较大。现有技术中的整体式平衡轴因为配合关系在装配时比较麻烦,稍有不对装配时就装不进去,需要敲打,增加了装配时间,增加了劳动力。现有技术中的平衡轴使得传动轴跳动间距小,互换性差,如果装配角度稍有不当易导致核传动轴干涉,使得汽车性价比下降。现有技术中的平衡轴和平衡连接轴都是大型锻件或一体式焊接件,其热加工、冷加工,热处理和装配都需要特种设备;上述技术缺陷将直接导致平衡轴总成性能较差、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平衡轴总成重量加大,传动轴跳动间距小,互换性差,汽车经济性不好,维修费用高;对平衡悬架整体及其它件冲击性较大;增加了装配时间,增加了劳动力;互换性差;热加工、冷加工,热处理和装配都需要特种设备;导致平衡轴总成性能较差、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公路运输车的平衡轴总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公路运输车的平衡轴总成,包括大支架、钢板弹簧上盖、钢板弹簧下盖、橡胶衬套、平衡轴、端盖,所述橡胶衬套套装在所述平衡轴上,所述钢板弹簧上盖与所述钢板弹簧下盖套装在所述橡胶衬套上。所述平衡轴的一端设有端盖,另一端设有法兰,所述端盖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平衡轴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平衡轴总成重量加大,传动轴跳动间距小,互换性差,汽车经济性不好,维修费用高;对平衡悬架整体及其它件冲击性较大;增加了装配时间,增加了劳动力;互换性差;热加工、冷加工,热处理和装配都需要特种设备;导致平衡轴总成性能较差、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技术问题,同时还具有平衡轴总成结构紧凑、重量轻、成本低、性能好、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安装、免维护。去掉了中间的贯通轴使得桥的跳动量增大,延长了驱动桥和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使得汽车的整体强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大支架,2、端盖,3、平衡轴,4、钢板弹簧座,5、法兰,6、挡圈,7、法兰衬套,8、弹簧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公路运输车的平衡轴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支架1、钢板弹簧上盖、钢板弹簧下盖、橡胶衬套、平衡轴3、端盖2,所述橡胶衬套套装在所述平衡轴3上,所述钢板弹簧上盖与所述钢板弹簧下盖套装在所述橡胶衬套上。所述平衡轴3的一端设有端盖2,另一端设有法兰5,所述端盖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平衡轴3上。所述平衡轴3具有法兰5的一端设有法兰衬套7,所述法兰衬套7上设有钢板弹簧座4。所述法兰衬套7一端连接法兰5,另一端连接有挡圈6。所述大支架1下端与V型推力杆连接,所述大支架1上端与车架相连。所述连接端盖2和平衡轴3的螺栓上设有平垫圈或弹簧垫圈8。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断开式、免维护平衡轴总成包括大支架1、钢板弹簧上盖、钢板弹簧下盖、弹簧垫圈8、橡胶衬套、平衡轴3、端盖2、固定板。中间减少了部分连接件,使得总成质量减轻。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断开式、免维护平衡轴总成的安装方法:以平衡轴3为母体,前将平衡轴3上的轴部位涂少量润滑脂,再将橡胶衬套套于平衡轴3上,再将钢板弹簧上盖、钢板弹簧下盖套上,用螺栓、螺母固定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具有承载适中、性能可靠、结构简单、生产和装配容易、免维护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瑞联合重工有限公司,未经集瑞联合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16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串联式双暖风系统的汽车
- 下一篇:全挂牵引钩防脱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