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线放线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71408.1 | 申请日: | 2011-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5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49/04 | 分类号: | B65H49/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 地址: | 40005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 放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线架,尤其涉及一种导线放线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电气导线敷设施工过程中,通常采取两种办法:1、操作人员先抱着导线将其放出汇直再敷设,这种方法在施工中需要多费人力及时间。2、在采购时选择带滚动盘的导线,将滚动盘用钢管穿上,操作人员在前面拉使其滚动盘旋转。第二种办法由于在购买导线时每圈导线都需要增加一个滚动盘,并且滚动盘不能重复使用,这样就增加了成本的投入。在放线时,经常会因为线过多而存在打结、混乱现象,这些原因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敷设导线的工作时间。
在购买导线时采购带有滚动盘的导线,将需要的几根导线用钢管穿上,将钢管两端放在固定的地方,这种方法是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和时间的消耗,但是增加了一定的成本投入,因为带有滚动盘的导线比不带滚动盘的导线要贵些,而且滚动盘在施工现场是不能重复使用的,属于一次性使用,需要移动也不方便,在工程中一般都不采用这种带滚动盘的导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及成本投入,进而节约施工成本的导线放线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导线放线器装置,包括底座、顶杆、旋转套、拉杆和圆环;所述顶杆竖直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旋转套套在顶杆上并与顶杆转动配合;所述拉杆至少为三根,所有的拉杆的顶部均布设在旋转套的圆周上,拉杆的底部向外弯曲,并与圆环固定连接;所述圆环位于底座的上方,并与拉杆组成导线放置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套的顶部端口封闭,所述顶杆的顶部为光滑的球形结构,所述旋转套的顶部压在顶杆的顶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拉杆为弧形结构,所述拉杆的顶端固定在旋转套的顶部,拉杆的底部与圆环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导线放线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该导线放线器装置不仅制作简单,对制作材料没有特别的要求,在施工现场都能找到相应的材料,制作费用低。使用时只需将导线放在导线放置架上,使用方便,若将导线放线器装置在照明导线敷设中广泛使用,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及成本投入,进而节约施工成本。
2、使用该导线放线器装置敷设导线,在施工中除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能完全避免导线打结,能按需要敷设的长度放出相应长度的导线。
4、该导线放线器装置的使用将大大提高安装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缩短施工周期,降低不安全因素,进而节约施工成本,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导线放线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图1为导线放线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导线放线器装置包括底座1、顶杆2、旋转套3、拉杆4和圆环5。顶杆2(本实施例中,顶杆采用钢管)竖直固定在底座1上,旋转套3(本实施例中,旋转套采用镀锌钢管)套在顶杆2上并与顶杆2转动配合。拉杆4至少为三根(本实施例中,拉杆采用圆钢,其数量为三根),所有的拉杆4的顶部均布设在旋转套3的圆周上,拉杆4的底部向外弯曲,并与圆环5固定连接。圆环5位于底座1的上方,并与拉杆4组成导线放置架。
旋转套3的顶部端口封闭,顶杆2的顶部为光滑的球形结构,旋转套3的顶部压在顶杆2的顶部上。在旋转套3转动时,旋转套3的顶部与顶杆2的顶部的接触面为光滑面,可有效地减少摩擦,延长使用寿命。
拉杆4为弧形结构,拉杆4的顶端固定在旋转套3的顶部,拉杆4的底部与圆环5焊接。底座1由两根角钢相互垂直焊接而成。
使用该导线放线器装置时,首先将需放线的导线套在导线放置架上,并压在三根拉杆4上;然后拉动汇出的导线,便会带动旋转套3转动,从而进行放线。该导线放线器装置不仅制作简单,对制作材料也没有特别的要求,在施工现场都能找到相应的材料,制作费用低,移动方便。若将导线放线器装置在照明导线敷设中广泛使用,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及成本投入,进而节约施工成本,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14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收线器
- 下一篇:一种纺织筒管用缓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