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经编机电子横移润滑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71248.0 | 申请日: | 2011-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7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洪;朱晓宏;陈佩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润源经编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35/28 | 分类号: | D04B35/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陈磊 |
| 地址: | 213131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电 子横移 润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编机的润滑系统,特别是涉及花边机等经编机中的电子横移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花边机等经编机中的电子横移润滑系统,包括塑料储油盒、油排分油器、若干个运动器和回油分流器;所述塑料储油盒、油排分油器、运动器以及回油分流器之间通过油管相连相互流体地连通。在工作时,由经编机气泵提供的高压空气将所述塑料储油盒中的润滑油经油排分油器送入各运动器中对运动部件进行润滑,然后各运动器中的润滑油经回油分流器重新回到塑料储油盒,以此循环往复工作。但是,这种润滑系统在工作中存在以下二方面的缺点,一方面,由于进入各运动器中的润滑油呈雾状喷射,而雾状润滑油容易从运动器的空隙处向外泄漏,污染经编机机头组件,降低电气元件性能,甚至短路电气元件。另一方面,由于雾状润滑油仅润滑了运动器中暴露在外、未处于工作状态的丝杆,而真正需要润滑的丝杆和螺母的接触处,却没有得到有效润滑,这样不仅影响了经编机的编织速度,而且还缩短了运动器的使用寿命。另外,所述存储润滑油的塑料储油盒不能牢固地安装在墙板上,且不密封,易漏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润滑油从运动器中向外泄漏,从而保护电气元件和周围环境的经编机电子横移润滑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经编机电子横移润滑系统,包括储油盒、油排分油器、若干个运动器和回油分流器;所述储油盒、油排分油器、运动器以及回油分流器之间通过油管相连相互流体地连通,该润滑系统还包括一个与所述储油盒相连的油泵,所述储油盒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全封闭储油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所述各运动器的壳体上还开设有一些加油孔,在各加油孔处设置一油嘴,所述各加油孔在所述运动器壳体上的位置对应于该运动器壳体内的丝杆与螺母的相接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油盒上带有压力表,该储油盒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储油盒、油排分油器和回油分流器安装在支承板上,该支承板通过直角支架安装在经编机油箱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油泵将储油盒内的润滑油送入各运动器内对运动部件进行润滑,在工作时无高压,没有油雾产生,因而润滑油不会从运动器中向外泄漏,保证了周围环境不受污染和电气元件性能不受影响。由于储油盒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全封闭储油盒,所述金属材料优选为不锈钢,因而该储油盒在工作时不漏油,不变形,且安装方便、牢固可靠,外形美观。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各运动器的壳体上还开设有一些加油孔,加油孔的位置对应于丝杆与螺母的相接处,因而可以方便、定时地对运动器内丝杆和螺母的接触部位进行重点润滑,从而保证经编机能高速运行,及延长运动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经编机电子横移润滑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运动器壳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所示的一种经编机电子横移润滑系统,包括储油盒1、油排分油器2、若干个运动器3和回油分流器4;所述储油盒1、油排分油器2、运动器3以及回油分流器4之间通过油管5相连相互流体地连通,该润滑系统还包括一个与所述储油盒1相连的油泵6,所述储油盒1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全封闭储油盒。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在所述各运动器3的壳体上还开设有一些加油孔7,在各加油孔7处设置一油嘴,所述各加油孔7在所述运动器3壳体上的位置对应于该运动器3壳体内的丝杆与螺母的相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储油盒1上带有压力表,该储油盒1优选由不锈钢制成;如图1所示,所述储油盒1、油排分油器2和回油分流器4安装在支承板8上,该支承板8通过直角支架9安装在经编机油箱上。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有的进出油管采用全封闭的抱箍安装,这样可以完全杜绝渗油现象,油泵6的工作时间由PLC控制,这样既安全可靠,又方便直观。
经过试用,运动器及储油盒在工作时不漏油,运动器内丝杆和螺母的接触部位润滑充分,运动器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润源经编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润源经编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1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