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电机固态软起动补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70563.1 | 申请日: | 2011-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1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胡泽坤;黄增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樊展宇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P1/28 | 分类号: | H02P1/28;H02J3/18 |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樊灵芬 |
| 地址: | 441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电机 固态 起动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电机起动补偿装置,具体地是涉及高压电机固态软起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高压电动机软起动补偿装置有:液态软起动补偿和电抗器软起补偿等。液态软起动补偿主要原理是在电源与被控电机之间串入一个特殊的液体电阻,在液态软起动电源进线端并联电容进行补偿。通过控制液体电阻的阻值来限制电动机的起动电流,液体软起动的优点是电机起动平滑,无冲击,造价低廉,但由于液体电阻在起动过程中通过较大电流造成液温升高,阻值亦随之出现非线性变化,限制了液体软起动的连续起动次数,由于控制方式落后不能适应不同场合要求已逐渐被淘汰。
电抗器起动是将电抗器串接于电源与电动机之间,在电源与电抗器之间并联电容器,电抗器起动优点是限制短路电流的同时也可抑制部分谐波,由于电抗器参数限制,电机在起动完成转入运行时的过程中存在电压和电流波动,造成对电机和电机负载的冲击,电抗器起动也不适合功率较大的电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将高压电机固态软起动和电容补偿装置相结合,体积小、功耗小、高灵敏度控制方式的高压电机固态软起动补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高压电机固态软起动补偿装置包括高压开关柜,高压固态软起动单元和增容补偿单元,其特征在于:高压开关柜通过高压固态软起动单元接电动机M,增容补偿单元并联在高压开关柜与高压固态软起动单元之间的电源主回路上,增容补偿单元和高压固态软起动单元的控制端分别接主控制板的输入、输出端,主控制板通过电流互感器TAa、TAb、TAc接电动机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高压固态软起动单元由反并联晶闸管组件和旁路接触器KM并联组成,高压固态软起动单元通过电压变送器BV接主控制板的输入端,反并联晶闸管组件的输入端和旁路接触器KM的控制端分别接主控制板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旁路接触器KM是高压真空接触器或高压真空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增容补偿单元是由一组或多组电容器C1、 C2组成,每组电容器C1、 C2上均接有投切开关KM1、 KM2,投切开关KM1、 KM2的控制端接主控制板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投切开关KM1、 KM2为高压真空断路器或高压真空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增容补偿单元中的无功补偿电容器C1、C2均采用星形或三角形接法,电容器C1、C2上并接有放电元件R,放电元件R是放电电阻或者放电线圈。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高压电机固态软起动和高压电容补偿器相结合,通过检测电机电流和电压达到一种动态软起动和实时跟踪补偿的良好效果。既完成了电动机较好的起动过程又补偿了电动机巨大的无功消耗,具有增容节能的效果;高压电机固态软起动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高可靠性、高灵敏度、无触点、免维护、无环境污染、安装方便等优点。与其它传统的起动方法相比较,其特有的智能控制方式,既可以方便准确的设置起动转矩、起动电流、起动时间、停机时间等参数,又可以与微机、PLC等进行联网控制,是适合大中型电动机特性和特点的高压固态软起动装置。高压电机固态软起和电容无功补偿相结合,更是大大拓宽了高压电机固态软起的应用范围,改善了电机起动对电网的影响,增加了电网容量,提高了功率因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系统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电机固态软起动增容补偿装置,包括高压开关柜3,高压固态软起动单元2、增容补偿单元1和主控制板4。其连接关系是:高压开关柜3分别接固态软起动单元2和增容补偿元单元1。固态软起动单元2的输出接高压电动机M组成一次主回路,主控制板4的输出端分别接高压软起动单元2中的反并联晶闸管组件5的输入端和旁路接触器KM的控制端,以及增容补偿单元1中投切开关KM1、KM2的控制端组成二次控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樊展宇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襄樊展宇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05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苇沫燃烧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制作自制动盘式电机定子绕线的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