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吸附和微波解吸回收生物质气化焦油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69620.4 | 申请日: | 2011-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6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伟;徐琳;孙彦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伟 |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C10K1/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市开发区前湾***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吸附 微波 解吸 回收 生物 气化 焦油 装置 | ||
1.一种采用吸附和微波解吸回收生物质气化焦油的装置,主要包括吸附装置,微波发生装置,冷凝装置、氮气提供装置以及各类阀门五部分,其特征在于,吸附装置至少包括两套,一套吸附装置进行再生时,其余吸附装置进行吸附;吸附装置内部填充颗粒吸附床,外壳为金属;微波发生装置则放置在吸附装置的金属外壳上方,其产生的微波从金属外壳上方的开口位置辐射到内部空间内;在吸附床的金属外壳外侧引出一根连接管,经过阀门后连接到冷凝装置内;微波解吸再生吸附剂时,解吸出来的焦油,以氮气为载气,被引入冷凝装置内冷凝回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吸附和微波解吸回收生物质气化焦油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吸附剂采用的是微波可以穿透的非极性聚合物吸附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吸附和微波解吸回收生物质气化焦油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有吸附装置共用一套冷凝装置,并通过阀门来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伟,未经王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96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