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饭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8419.4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4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南方厨房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A47J27/16;A47J36/00;A23L1/01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饭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炊事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饭车。
背景技术
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蒸饭车的技术方案,略以例举的如:CN2186533Y(电汽两用快速消毒、蒸饭车)、CN2359998Y(电汽两用蒸饭车)、CN2358358Y(快速燃气蒸饭车)、CN2639080Y(高效能蒸饭车)、CN201492274U(一种蒸饭车)、CN201510129U(具有汽、气循环系统的蒸饭车)、CN2717340Y(全自动蒸饭车)和CN201341765Y(电热、热介质导热蒸饭车),等等。并不限于上述所例举的蒸饭车存在以下通弊,那就是不足以体现节能,因为蒸煮饭的量是随机的,即根据具体情况而变化的,例如当用餐的人多时,则蒸煮的饭便多,反之亦然。然而,当遇到蒸煮饭的量少的情形时,启动蒸饭车的电加热机构或燃气加热机构毫无疑问会造成能源的不合理浪费。如果为了避免造成能源浪费而配备不同容量的蒸饭车,那么会导致用户购置成本的增加,维护和管理难度增大,并且还产生炊事区域的拥挤等不利因素。
此外,已有技术中的蒸饭车在蒸煮过程中特别是在蒸煮结束后,蒸煮箱(业界习惯称内胆)内的水蒸汽会沿着蒸煮箱的箱门的内壁流淌至地坪(箱门密封越差,这种现象便越严重),影响炊事现场的环境,甚至因地坪湿滑而引起炊事人员滑倒。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对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适应用餐者数量变化而藉以体现节约能源的蒸饭车。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蒸饭车,包括车体、设置在车体的一侧的电气控制箱、蒸煮箱、设在蒸煮箱内的并且与电气控制箱电气连接的电加热器、设置在车体上的与蒸煮箱相配合的用于对蒸者箱封闭的蒸煮箱箱门、用于向蒸煮箱内引入蒸煮用水的进水管和用于将蒸煮箱内的水排出的排水管,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煮箱有相同结构的一对,分别隔设构成于车体的上部和下部,每个蒸煮箱各配设一所述的电加热器和一所述的蒸煮箱箱门,并且各蒸煮箱均与所述进水管以及排水管相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车体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蒸煮箱箱门的下方的位置构成有一积水盘,在积水盘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构成于蒸煮箱的底部的盛水箱相通的积水盘排水孔,所述的进水管和所述的排水管均与所述盛水箱相通,所述的与电气控制箱电气连接的电加热器位于盛水箱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蒸煮箱与盛水箱之间配设有一隔板,在该隔板上分布有蒸汽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盛水箱的盛水箱箱壁上设置有一用于感知盛水箱内的水位的上水位传感器和一下水位传感器,上、下水位传感器彼此保持上下对应并且均与所述电气控制箱电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蒸煮箱的蒸煮箱底壁的上部开设有排气孔,该排气孔上配接有排气管,并且在该排气管的排气管出气口上浮动地配设有压力浮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蒸煮箱底壁上并且位于居中部位设置有一纵向限位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蒸煮箱的一对彼此面对面的内壁上各间隔固定有一组托盘导轨。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水管探入到所述的盛水箱并且配接有一进水阀,在该进水阀上配接有一浮球。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压力浮盖上开设有一出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蒸煮箱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车体上隔设构成有一对蒸煮箱,因而有助于针对就餐者的人数变化而且启用一个或两个蒸煮箱,以便体现节约能源;此外,配置于车体上的积水盘可有利于截留自蒸煮箱箱门上淌落的水汽,保障炊事现场的环境;以及开设在蒸煮箱的蒸煮箱底壁上的排气孔有益于避免蒸煮箱内过压而保障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南方厨房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熟市南方厨房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8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