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配电柜骨架的一体式横梁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7403.1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0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强;陈志;南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临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6 | 分类号: | H02B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20094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配电柜 骨架 体式 横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电力供电或配电用的配电盘、变电站或开关装置的框架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配电柜骨架的一体式横梁。
背景技术
配电柜是用于分配和控制电能的的设备,一般由骨架、侧壁、后壁、柜顶和柜底构成,其中骨架由作为垂直构件的立柱和作为水平构件的横梁构成。目前配电柜所用的横梁,多采用冷轧钢板经过剪切、冲压、弯折、焊接、电镀等各道工序制成,这种方式制造而成的横梁存在如下缺陷:1. 由于横梁有较多的弯折结构结构,电镀难度大,难以获得完整、牢固、致密的电镀层;2. 加工工序多,成本高;3. 在沿海地区以及船舶上使用,由于空气中盐雾浓度高,横梁表面易受氧化而腐蚀,影响设备的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耐腐蚀性强、易于加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配电柜用骨架零件,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配电柜骨架的一体式横梁。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用于配电柜骨架的一体式横梁,包括梁体,其特征是:梁体由后板、顶板、底板、前板、上左侧板、上右侧板、下左侧板和下右侧板构成,后板的上部垂直向前弯折形成顶板,后板的下部垂直向前弯折形成底板,底板的前部向上弯折形成前板,顶板的左端垂直向下弯折形成上左侧板,顶板的右端垂直向下弯折形成上右侧板,底板的左端垂直向上弯折形成下左侧板,底板的右端垂直向上弯折形成下右侧板,顶板、上左侧板、上右侧板、下左侧板和下右侧板上都开有加强孔和固定孔,底板上开有加强孔,上左侧板上的加强孔和固定孔分别与下左侧板上的加强孔和固定孔对齐,上右侧板上的加强孔和固定孔分别和下右侧板上的加强孔和固定孔对齐。
所述的用于配电柜骨架的一体式横梁,其特征是:还包括定位钉,下左侧板设于上左侧板的外侧,下右侧板设于上右侧板的外侧,定位钉固定在下左侧板和下右侧板的外侧。
所述的用于配电柜骨架的一体式横梁,其特征是:顶板向前弯折的长度是后板高度的80%~120%,顶板向前弯折的长度是底板向前弯折长度的1/3~2/3,前板的高度是后板高度的1/3~2/3。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加强孔和固定孔穿入螺栓予以固定,还可以通过定位钉实施定位。本实用新兴采用敷铝锌板或镀铝锌板经过剪切、冲压和弯折即可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 加工工序少,成本低;2. 材料表面无需防腐处理,自身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抗腐蚀能力;3. 解决了该不能在沿海地区及船舶使用的问题,拓展了应用环境;4. 提高了配电柜的整体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配电柜骨架的一体式横梁,包括梁体1,梁体1由后板11、顶板12、底板13、前板14、上左侧板15、上右侧板16、下左侧板17和下右侧板18构成,如图1~图5所示,具体结构是:后板11的上部垂直向前弯折形成顶板12,后板11的下部垂直向前弯折形成底板13,底板13的前部向上弯折形成前板14,顶板12的左端垂直向下弯折形成上左侧板15,顶板12的右端垂直向下弯折形成上右侧板16,底板13的左端垂直向上弯折形成下左侧板17,下左侧板17设于上左侧板15的外侧,底板13的右端垂直向上弯折形成下右侧板18,下右侧板18设于上右侧板16的外侧,顶板12、上左侧板15、上右侧板16、下左侧板17和下右侧板18上都开有加强孔21和固定孔22,底板13上开有加强孔21,上左侧板15上的加强孔21和固定孔22分别与下左侧板17上的加强孔21和固定孔22对齐,上右侧板16上的加强孔21和固定孔22分别和下右侧板18上的加强孔21和固定孔22对齐。
为提高梁体1的定位精度,本实施例还包括定位钉3,定位钉3固定在下左侧板17和下右侧板18的外侧。
顶板12向前弯折的长度是后板11高度的80%~120%,本实施例取50%;顶板12向前弯折的长度是底板13向前弯折长度的1/3~2/3,本实施例取1/2;前板14的高度是后板11高度的1/3~2/3,本实施例取1/2。
本实施例使用时,通过加强孔21和固定孔22穿入螺栓予以固定,还可以通过定位钉3实施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临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临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74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动力箱
- 下一篇:一种多波长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