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线圆柱教学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6625.1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2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建宇 |
主分类号: | G09B23/04 | 分类号: | G09B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高萍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线 圆柱 教学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模型,尤其涉及一种拉线圆柱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教学模型是中学数学教学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教学器具,其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形象、直观、有效地讲授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目前的数学几何教学中,如何形象地呈现单叶双曲面,以及演示单叶双曲面的形成过程属于数学教学中一个难题,其困难之处在于缺少一种结构合适的教学模型可以使得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单叶双曲面的具体形态,更没办法将单叶双曲面的形成过程动态地展示给学生。
本实用新型的教学模型则解决了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线圆柱教学模型,所述的教学模型不仅清楚显示了单叶双曲面的结构,还能够动态展示单叶双曲面的形成过程,并且可以让学生动手反复操作和实践该过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拉线圆柱教学模型,是拉线圆柱,所述拉线圆柱包括两个圆形的底面,所述拉线圆柱的侧面由连接两个底面的均匀细线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拉线圆柱教学模型中,作为侧面的细线固定在底面上的方式并不受到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粘结在底面上,优选的,在底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在位置分布上与组成拉线圆柱侧面的均匀细线对应,采用此种结构将细线穿入孔内连接两个底面,从而使得细线结构稳定,不易从底面脱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拉线圆柱教学模型中,为了使拉线圆柱在变为单叶双曲面后可以恢复原状重复使用,拉线圆柱的中心部位设有一个装有弹簧的轴,所述弹簧装在轴的外面,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拉线圆柱的底面上,轴的另一端伸出活动。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底面具体是何种材料制成的,只要其为硬质材料制成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拉线圆柱教学模型,对拉线圆柱用双手反方向扭动两个底面时,圆柱被扭成渐变的单叶双曲面,此时由于扭动弹簧间距缩小,轴的活动端可以从底面延伸出来;当松开双手时,受弹簧弹力的影响,该模型恢复为圆柱形状。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可以扭成单叶双曲面的拉线圆柱,可以动态地给学生呈现单叶双曲面的形成过程,并且可以让学生动手反复操作和实践,可以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拉线圆柱教学模型的未扭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线圆柱教学模型的未扭动状态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线圆柱教学模型的未扭动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线圆柱教学模型扭动形成的单叶双曲面形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拉线圆柱教学模型,是一个拉线圆柱,圆柱包括两个底面(11,12),拉线圆柱的侧面由连接两个底面的均匀细线13组成。
拉线圆柱的中心部位设有一个装有弹簧4的轴3,弹簧4装在轴3的外面,轴3的一端固定在拉线圆柱的底面11上,轴的另一端伸出活动;固定的一端设有固定装置2。
进一步的,参考图2,在底面的边缘打有均匀分布的穿线孔14,穿线孔14的分布与细线13对应。
参考图3,可以更清晰的理解拉线圆柱在没有扭动状态下的结构形态(弹簧未画出)。
参考图4,显示了通过双手反方向扭动两个底面时,圆柱被扭成渐变的单叶双曲面的形态;当松开双手时,受弹簧弹力的影响,该模型恢复为附图3的圆柱形状。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用花费创造性劳动而做出的等效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建宇,未经周建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66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太阳能门牌
- 下一篇:遥控器电路、遥控器及电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