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65444.7 | 申请日: | 2011-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6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 发明(设计)人: | 凡冬青;金振华;董建涛;顾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德米勒电联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24 | 分类号: | H02M3/24;H02M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孙东风 |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激式 开关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和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发展,出现了很多脉宽调制方式(PWM)和功率开关管(MOSFET)二合一的集成芯片。这类芯片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开关电源设计的复杂性,但适用于输入电压为一般为近百伏到两百多伏(如80V~265V)交直流的小功率开关电源,缺点是对于低于50V的实际工作环境,尤其常见的直流24V和48V的供电情况下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不适用于低压输入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宽输入电压范围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其包括: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与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相连的启动模块、与启动模块相连的主芯片、与主芯片相连的变压模块、与变压模块相连且与主芯片相连的光电耦合模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优选的,所述启动模块包括与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正端相连的第一三极管、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第二三极管、与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正端相连并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的第一电阻、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相连并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的第二电阻、负端与第二电阻相连而正端接地的第一稳压管、以及正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而负端接地的极性电容。
优选的,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主芯片相连,且其集电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变压模块包括与主芯片相连的变压器、位于变压器的主线圈中的第二、三稳压管、位于变压器的辅线圈中的第四稳压管和第一、二电容、位于变压器的辅助线圈中的分压电阻和第六稳压管。
优选的,所述光电耦合模块包括与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相连的第一、二采样电阻、光电耦合器、与光电耦合器相连的第三电阻、与光电耦合器相连的第四电阻、与光电耦合器相连并接地的第一滤波电容、与第一采样电阻和第三电阻均相连的第二滤波电容、位于第三电阻和地之间的基准电源。
优选的,所述光电耦合器的3和4脚分别与主芯片相连,且在3和4脚之间并联一稳压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可以在15~265V交直流电压的宽范围内工作,并可在输出端得到直流12V电压,适合30W以下的小功率,同时满足绝大部分工业现场的低电压供电要求,克服现有技术不适用于低压输入的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外接的输入电压、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与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相连的启动模块、与启动模块相连的主芯片U3、与主芯片U3相连的变压模块、与变压模块相连且与主芯片相连的光电耦合模块。其中外接的输入电压为15~265V,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为现有技术,故不予以阐述,且经过外接的输入电压经过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后输出为一直流电压,主芯片U3为八脚的PWM控制芯片。
启动模块包括与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正端相连的第一三极管V4、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第二三极管V5、与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正端相连并与第一三极管V4的基极连接的第一电阻R57、与第一电阻R57的另一端相连并与第二三极管V5的基极连接的第二电阻R58、负端与第二电阻R58相连而正端接地的第一稳压管D 13、以及正端与第二三极管V5的发射极连接而负端接地的极性电容C37。其中第二三极管V5的发射极与主芯片U3的1脚相连,且其集电极与第一三极管V4的发射极相连接。启动模块主要由第一、二三极管V4、V5构成两级射极跟随器,再经过极性电容C37退耦滤波为主芯片U3提供一个稳定的启动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德米勒电联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魏德米勒电联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54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干扰一体式车载收音高频头
- 下一篇:变频器控制单元的模块化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