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伺服系统控制的汽车车身变形校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5195.1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6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豪杰;毛剑;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1/12 | 分类号: | B21D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伺服系统 控制 汽车 车身 变形 校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变形校正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液压伺服系统控制的汽车车身变形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严重碰撞后车身会变形,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023104,公告日是2008年02月20日,名称为“汽车变形校正机”中公开了一种采用多台液压泵将运动传递至工作臂,再由工作臂对车身各个部位进行修复校正,其不足之处是对汽车钣金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维修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且设备结构较复杂。到目前为止,在市场上尚未见到既对汽车钣金维修工人技术要求较低、校正精度较高、工作效率较高、结构简单的汽车车身变形校正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汽车钣金工人技术要求较低、校正精度较高、工作效率较高的液压伺服系统控制的汽车车身变形校正装置,以提高维修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伺服系统控制的汽车车身变形校正装置由液压缸(1)、大活塞(2)、小活塞(3)、第一液压通路(4)、大活塞杆(5)、液压油高压管接头(6)、大活塞杆孔(7)、出油口(8)、2号支撑杆(9)、支撑脚(10)、弹簧球头(11)、六角螺纹旋合头(12)、大活塞孔(13)、第二液压通路(14)、挡板(15)、小活塞杆(16)、液压缸盖(17)、1号支撑杆(18)、校正标尺(19)、导向槽(20)、导向推键(21)组成。
所述的大活塞(2)中心有一个孔(13)且开有第一液压通路(4)及第二液压通路(14);所述的大活塞杆中部开有孔(7)与出油口(8)相通;所述的大活塞杆(5)顶部与2号支撑杆(9)用弹簧球头(11)联接,可根据实际支撑长度选用相对应长度的2号支撑杆与大活塞杆(5)相联接;所述的小活塞杆(16)上标有刻度且小活塞杆(16)顶部有导向推键(21);所述的1号支撑杆(18)开有导向槽(20)以保证导向推键(21)的运动轨迹,从而保证小活塞杆的运动轨迹;所述的第一液压通路(4)使液压缸缸体(1)左腔与右腔连通,第二液压通路(14)使液压缸缸体(1)左腔通过大活塞杆孔(7)与出油口(8)连通;所述的1号支撑杆(18)在导向槽(20)上装有校正标尺(19)与小活塞杆上(16)的刻度校对,以精确控制大活塞杆(5移动距离;所述的挡板(15)用于限制小活塞(3)向左移动的最大位移;所述的支撑脚(10)有多种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所述的液压油高压管接头(6)上装有单向阀,以防止高压液压油逆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仅需在原有液 压伺服系统的基础上略加改进结构即可制成;(2)液压伺服系统控制方式可提高维修效率且对汽车钣金维修工人技术要求较低;(3)工作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压伺服系统控制的汽车车身变形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压伺服系统控制的汽车车身变形校正装置顶撑行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液压伺服系统控制的汽车车身变形校正装置缩回行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注说明:1-液压缸、2-大活塞、3-小活塞、4-第一液压通路、5-大活塞杆、6-液压油高压管接头、7-大活塞杆孔、8-出油口、9-2号支撑杆、10-支撑脚、11-弹簧球头、12-六角螺纹旋合头、13-大活塞孔、14-第二液压通路、15-挡板、16-小活塞杆、17-液压缸盖、18-1号支撑杆、19-校正标尺、20-导向槽、21-导向推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51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煤气化装置的充气锥
- 下一篇:多用途糖果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