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电力感应板表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4926.0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6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吴育庆;大石太洋;吴仓逢;吴振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H01F3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电力 感应 表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电力传输感应板表面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解决无线电力传输感应板传输端的铁心板表面产生气泡的问题。
背景技术
于手持式电子装置,如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器)、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平板计算机...等,都是使用电池供电,以方便使用者在无市电状态时使用,且该些电子装置都会附带有线的电力供应器,方便电池充电或者使用市电供电。
由于科技的进步,目前已有开发出新型式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可利用电磁感应的方式传输电力,以供电该些手持式电子装置使用,或充电其电池。该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包括有一电力传送模块10及一电力接收模块20,如图1是为其示意图。
该电力传送模块10具有一传送端线圈11、一传送端铁心板12,该线圈11设置于该铁心板12的一表面上;而该电力接收模块20也同样具有一接收端线圈21、一接收端铁心板22,该线圈21也置于该铁心板22的一表面上。
当欲无线传输电力时,将该电力接收模块20靠近该电力传输模块10,电流流经该传送端线圈11使该传送端铁心板12产生磁场,该接收端铁心板22感应该磁场,则会在该接收端线圈21产生电流。
一般该电力传送模块20内的铁心板22会因掉落而粉碎性破裂,一般铁心板表面并未做任何处理,因此一但若破裂就会与线圈分离,而影响电力感应。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电力感应板表面结构,以PET胶带贴附该铁心板,以保护铁心板防止破裂,然而铁心板表面并非是一平坦的面,因此PET胶带并不容易贴附在铁心板表面上,且因不平坦表面使得PET贴附后会在贴附面间产生气泡,因此本发明在铁心板表面先做图案化沟槽处理,以利气泡排除,而能使PET胶带完整地贴附在铁心板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电力传输感应板表面结构,可利用一保护材料贴附铁心板,以保护铁心板不易破裂,并解决贴附过程会产生气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电力传输感应板表面结构,该感应板至少包括:
一铁心板,呈平板状,其至少一表面上布设有多个图案化沟槽;
至少一保护材料,贴附该铁心板表面,并覆盖该些图案化沟槽;以及
至少一线圈,呈中心镂空的平面状,贴附于该铁心板表面上。
上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感应板表面结构,其中,该些图案化沟槽布设在该铁心板的其中的一表面上或双面均有。
上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感应板表面结构,其中,该图案化沟槽呈内凹的三角状、圆弧状或梯形状。
上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感应板表面结构,其中,图样化沟槽呈横长条状或直长条状。
上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感应板表面结构,其中,图样化沟槽呈横直条交错的方格状。
上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感应板表面结构,其中,该保护材料为一PET胶带。
上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感应板表面结构,其中,还包括一粘贴材料,为不导电材料制成,用以粘贴该线圈于该铁心板表面上。
上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感应板表面结构,其中,该粘贴材料为双面胶带或粘着剂。
上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感应板表面结构,其中,该铁心板的面积大于该线圈。
上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感应板表面结构,其中,还包括一磁铁,恰能够容置于该线圈中心镂空处,并贴附于该铁心板表面上。
上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感应板表面结构,其中,该磁铁利用一不导电材料制成的粘贴材料粘贴于该铁心板表面上。
上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感应板表面结构,其中,该粘贴材料为一双面胶带或粘着剂。
上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感应板表面结构,其中,该铁心板的其中的一表面上设有至少一呈凸字形凸块,其突出部恰能够容置于该线圈中心镂空处。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力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电力传输感应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铁心板与保护材料的侧视示意图;
图5A~图5C为本实用新型图样化沟槽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感应板的制造流程图;及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一冲压机台图样化处理铁心板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电力传送感应模块
11 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49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