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的节能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4650.6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4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百时得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分类号: | F24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量 空调 系统 末端 装置 节能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变风量空调系统广泛应用于商业大厦和工业厂房,其作用是调节房间的空气温度,并保证空气质量。常见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单风道变风量空调系统、双风道变风量空调系统和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
常见的变风量空调系统由一个(单风道)或多个(双风道)风阀、加热盘管、流量计、送风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组成。控制器可以接收来自恒温器、感应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的信息。
新风是人类或动物生活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还能稀释房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有关详细信息,请查看ASHRAE标准62.2.)。为了确保能满足新风的要求,每个末端设定了一个最小送风量值。由于在设定的负荷条件下,从空调机组摄入的新风量一般为总送风量的10%到20%,所以最小送风量通常高达末端设计送风量的40%。不管建筑物负荷多大,最小送风量保持不变。当末端的送风量低于最小风量比时,需再热以维持室温的稳定。这将会导致出现大量的加热、冷却和风扇动力的电能消耗,并且还不能满足最小的新风量要求。
为了保持稳定的新风摄入,提出并实施了一些工程改进方法。基于新风要求的控制方法便是其中之一。将二氧化碳传感器安装在回风管上,用于探测实际回风的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比室外气体二氧化碳浓度高700PPM。如果二氧化碳浓度比室外气体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700PPM,则关小室外调节风阀,反之亦然。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每个区域的占地和新风要求相异,所以它不能确保每个区域都有合适的新风;(2)如果建筑物内有少量新风或者是用新风来稀释VOC时它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基于新风需要的控制问题,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将回风二氧化碳浓度目标值设置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例如只高于室外气体二氧化碳浓度400PPM。虽然此方法提高了每个区域的新风量,但是却不能保证室内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和满足新风要求,并且还大大增加了新风的摄入。末端还要对这部分新风进行加热和冷却,造成了更多的电能消耗。当使用此方法时,最小新风量摄入通常保持不变或高达设计风量的40%。
另外的一种方法是建议在每个房间安装二氧化碳传感器。此方法可确保有人正常居住或办公的每个房间拥有充足的新风。但是没有人的区域的新风量为零,这样会使这部分区域堆积大量的VOC,从而不能确保室内有良好的空气品质。并且该方法不设最小的送风量和需要安装大量的二氧化碳传感器造成初投资成本高,浪费大量的电能在对空气进行加热、冷却和为风机提供动力上。
为了解决此问题,开发了专用新风机组。该专用新风机组可根据设计情况为大楼提供恒定的新风量。由于大楼内的人员数量和各个办公室在各个时间段上不同,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专用新风机组供给室内的新风过量,但是某些区域却不足。所以,专用新风机组也不能解决建筑物新风的问题。并且该方法在对新风再热、冷却和为风机提供动力上浪费了大量能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室内空气品质且降低能耗的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的节能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的控制系统,其包括:控制器、新风风管、回风风管、送风管、设置在所述新风风管上的第一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回风风管上的第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送风管上的第三二氧化碳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新风风管上的新风阀、设置在所述送风管上的排风阀、设置在所述新风阀与所述排风阀之间的回风风阀和设置所述送风管上的回风机,所述控制器分别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第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第三二氧化碳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送风管上还设置有表冷器。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能够确保室内空气品质,降低再热设备、冷却设备和风机等的电能耗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百时得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百时得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46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箱箱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中央空调的节能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