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风供氧二次燃烧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64258.1 | 申请日: | 2011-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1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 发明(设计)人: | 董明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谷县安远农机厂 |
| 主分类号: | F24B1/19 | 分类号: | F24B1/19;F23L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41206***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 供氧 二次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炉,尤其涉及一种农村冬季取暖、烧饭使用的炉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以煤碳为燃料的燃烧炉具,主要在农村用来取暖、烧饭,主要由炉体、底盘、炉面和灰斗组成,使用时煤炭在炉体炉胆内燃烧,经烟囱排出混合烟气,其缺点是,煤炭燃烧不充分,部分可燃气体从烟囱排出,既浪费了能源又污染了环境,耗煤量高,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风供氧二次燃烧炉,它能够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和热转换率,降低烟气排放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风供氧二次燃烧炉,它包括炉体,炉体包括炉胆,在炉胆上面炉口处有供氧圈,所述供氧圈为内有空腔的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内侧均布供氧孔,在炉体内紧贴炉胆设有1-6根热风管穿透炉体底部,所述热风管为内有空腔的管状结构,所述供氧圈和该热风管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炉体内增加了热风管、供氧圈,形成了二次供氧通道,空气由炉体底部进入热风管,由于热风管在炉体内紧贴炉胆,空气在热风管内被加热,然后再进入供氧圈,从供氧圈内壁的供氧孔中喷出,热空气跟煤炭燃烧火焰、烟气充分接触,将煤燃烧过程中没有完全燃烧的混合烟气进行供氧二次燃烧,达到充分燃烧,使炉内温度较普通炉提高25%,节煤率达25%,烟气排放量减少6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2是热风管和供氧圈的结构图。
图中:1-炉面 2-锅口 3-烟囱插口 4-炉帽碗 5-主烟道 6-炉体7-填充料 8-炉胆 9-供氧孔 10-供氧圈 11-热风管 12-炉齿 13-防尘框 14-进风门 15-炉底 16-灰斗 17-炉脚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炉体6,炉体6最内层为炉胆8,在炉胆8上面炉口处有供氧圈9,该供氧圈9为内有空腔的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内侧均布若干个供氧孔10,在炉体6内紧贴炉胆8处设有1根热风管11穿透炉体6底部,所述热风管11为内有空腔的管状结构,所述供氧圈9和该热风管11密封连接,所述两个空腔相互连通,炉体6下面空气从热风管11底部进入,流经热风管11进入供氧圈,最后从供氧孔10中流出,构成完整的二次供氧通道。
空气由炉体6下面进入热风管11,由于热风管11在炉体6内紧贴炉胆8,空气在热风管11内被加热,然后再进入供氧圈9,从供氧圈9内壁的供氧孔10中喷出,热空气跟煤炭燃烧火焰、烟气充分接触,将煤燃烧过程中没有完全燃烧的混合烟气进行供氧二次燃烧,达到充分燃烧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谷县安远农机厂,未经甘谷县安远农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42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